第二,因地製宜,科學規劃。科學規劃是農村休閑經濟健康發展的關鍵,而彰顯特色又是提升規劃水平和品位的基礎。農村休閑經濟是一個投入較小,市場較大,收益較快的旅遊項目,要避免項目雷同,一哄而上,盲目競爭和無序發展的現象,就必須按照農村休閑經濟發展的趨勢和旅遊發展的大環境,進行精心的規劃,既要適應大眾消費,又要體現不同層次的消費要求。要根據不同地域的自然環境及文化特色,因地製宜,有序地發展,避免相互效仿、雷同。而培育特色,實現錯位發展又是其中必須研究和解決的關鍵問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必須以差異和特色確定主題,以民俗和建築體現風格,以淳樸和溫馨營造氛圍。充分開發農業旅遊,生活體驗,綠色飲食,鄉村度假等多樣化功能,突出農村天然樸實,綠色清新的環境氛圍,強調天趣、閑趣、野趣、盡力展現鄉村旅遊的獨特魅力。
第三,突出特色,創建品牌。品牌戰略是各類市場主體競爭的主要方式。隻有依據當地特色,合理開發農村休閑經濟,創建自己的獨特品牌,才能使農村休閑經濟走得更遠,發展的更快。按照以戶為單位的發展模式,依托所處地域的自然、人文等方麵的優勢,揚長避短,因地製宜,縱深挖掘深厚的鄉土生活資源,利用綠色果品、蔬菜等產業優勢,拓展傳統農業功能,豐富農村休閑經濟的內涵。同時將農村休閑經濟資源與其他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的開發有機結合,形成對旅遊者更具吸引力的旅遊區和旅遊線路,把現代化的服務和設施與農村古樸民居民風、民俗緊密結合起來。
第四,強化管理,改善服務,政府牽頭,加強引導。政府在促進農村休閑經濟發展上應考慮從如下三方麵入手:一是加強管理,適時確立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資源共同開發的戰略,把文化特色融入農村休閑經濟中去,通過運用相關措施進行文化資源的挖掘、整理,將零星分散的地方文化和景點串聯起來,形成旅遊項目群。科學、合理、適度地開發利用資源,使當地的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協調發展,實現農村休閑經濟可持續發展。二是以政府為主導,發揮政府的職能,優化經濟環境,加強指導,做好引導和控製調節工作,防止農民投資衝動,一哄而起,確保農村休閑經濟健康有序發展。三是製定鼓勵農村休閑經濟發展的產業政策,建立完善農村休閑經濟發展專項基金,製定農村休閑經濟發展規劃,通過整合資源,挖掘內涵,突出農村休閑經濟發展特色,加緊旅遊村鎮及公路建設,保證農村基礎設施的配套,為農村休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嘉龍、鄭勝華:休閑概論[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
[2] 賀文慈:談青海省節假日旅遊業開發[J].青海社會科學,2002(1).
[3] 特萊伯著(英),李文峰編譯:休閑經濟與案例分析(第三版)[M].遼寧:遼寧科學技術出版,2007.
[4] 郜晉亮:青海休閑觀光農業園發展到1594家[N].農民日報,2014-01-10.
(責任編輯:諶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