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場 阿發逸事(2)(3 / 3)

洪孔儒很想重操舊業,專門到深山僻壤的農戶中去搜尋那些主人家不識貨往往棄置在角落的寶貝物件。要是拾漏夢想成真的話,就拿到省城甚至北京最有名的潘家園古玩市場去賣。像中彩票一樣,一夜暴富惠及子孫也未可知哪!然而,洪孔儒此時年過古稀,早已是步履蹣跚、老態龍鍾的“老古董”了。翻山越嶺去收古董,沒事想想還可以,要動真格兒的,那可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哇!除非有人給他吃了興奮劑,豁出來不要老命嘍!

拾漏畢竟可遇不可求,阿發以後也再沒碰上這種不費吹灰之力就賺到大錢的好運氣。收舊貨時,他仍然不用籮筐扁擔,而且隻對空酒瓶子和廢銅爛鐵有興趣。對廢紙箱、水泥袋、爛玻璃、雞鴨鵝毛這類又髒又臭的雜貨,他是不屑一顧的。收到了他看上眼的貨,要是一人搬不動,就叫幾個小兄弟來搭手,再用借來的小推車運到回收站。賺的錢少便去小茶館坐坐,錢多的話就到鎮上最大的館子林家飯店點菜喝酒,一幫兄弟夥大呼小叫,經常是一醉方休。

18歲後,阿發想過出外打工,但他媽極力反對,怕兒子吃不了一個人出門在外的那份艱苦。於是,阿發提出他要去收古玩:“朱老板跟我說了,瓷器、玉鐲這些東西有好多要好多!隻要是像頭回那樣的好貨,他可以出更高的價錢,絕不壓價。他還說,早就認準了我有尋寶的天分呐!”

洪孔儒問:“朱老板這麼說的?”

“嗯!”阿發癟起嘴,模仿起尖嘴猴腮的朱老板說話時晃著腦袋不停讚歎的神態,“朱老板是內行。他都看得起我,還有啥問題?你就拿些本錢給我搞一下嘛!先拿2500給我,當我上回沒賺。我保證不拿去亂拋撒!”

洪孔儒答應了兒子的要求。過了沒多久,阿發從一個自稱母親病危急需變賣傳家寶的陌生人手裏買下了一件古色古香的“宋代香爐”,總共花去了7000塊錢。牽線搭橋的是他在縣城裏結識的一位古董玩家老申。

老申對古玩行情說得頭頭是道,說這種宋代香爐拿到省城至少值4萬以上呐。阿發手裏隻有2500元,便從熱心的老申那裏借到4500元並寫下了借據。他想,把貨就賣給朱老板,即使4萬折半也有兩萬。無需老爹幫他還錢,一倒手起碼有13000塊可賺!

阿發興衝衝地抱著雕有龍鳳圖案的木匣子,和老申一起來到了朱記古玩商行。朱老板態度不冷也不熱,隻是叫阿發自己取出香爐。這次朱老板沒用放大鏡,隻是瞥了一眼:“小老弟,你打眼啦!這是仿古的,100元也值不起。要是真貨,8萬都不止呀!”

老申這時叫嚷起來了:“兄弟,你打眼跟我沒關係哈,你可是自個兒拿的主意!我借給你的4500塊錢是現從銀行取的,都是真金白銀這麼厚一摞十元票子呢。朱老板,你也看看這張借條,是 4500塊一點沒錯吧?阿發兄弟,你寫了借條白紙黑字的不許抵賴,要不然我要跟你打官司的哦!我曉得你不會的,男子漢說話算話嘛。借條上寫得清清楚楚,你老漢兒肯定要幫你還的!”

當天下午,在老申的逼迫下,阿發不得不回家索款。

洪孔儒心知兒子是遭老申和同夥算計了,但人家手裏拿得有真憑實據,是難以抵賴的。磨了半天嘴皮,老申這才勉強答應自己承擔1500元的“損失”,收下了洪孔儒拿出的3000塊錢。

在這之後,洪孔儒拿給兒子的收貨本錢就再沒超出過200元。

阿發不死心,找到朱老板指點迷津。朱老板當頭給他潑了一瓢冷水:“小老弟,你太輕信人了!說到底,還是古玩行當的見識不夠哇,我看你知難而退為好。別說你這麼初出茅廬的,就是我,在這個行當混了快30年了,還有打眼的時候呢!最慘的一回,叫人騙走15萬塊哪!你那幾千塊根本就算不了啥,不賠上幾萬十幾萬拿來交學費,別指望靠這賺到大錢。我是同情你才說真話的,你還不如找別的路子掙錢更穩當些!”

阿發嫌他爹給的本錢太少,索性連舊貨也不收了,整天琢磨賺錢多又來得快捷輕鬆的門道。後來發覺沒有這樣的好事,就懶得再去淘神。反正家裏不缺他吃喝,母親還常常偷偷給他零花錢,他也樂得這麼優哉遊哉地混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