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讀笑話,談營銷策略(3)(3 / 3)

9、經濟性。通過互聯網進行信息交換,代替以前的實物交換,一方麵可以減少印刷與郵遞成本,可以無店麵銷售,免交租金,節約水電與人工成本,另一方麵可以減少由於迂回多次交換帶來的損耗。

10、技術性。網絡營銷是建立在高技術作為支撐的互聯網的基礎上的,企業實施網絡營銷必須有一定的技術投入和技術支持,改變傳統的組織形態,提升信息管理部門的功能,引進懂營銷與計算機技術的複合型人才,未來才能具備市場的競爭優勢。

先試後買——笑談體驗式營銷

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士在化妝品櫃台前問男售貨員:“接吻後這支口紅會褪色嗎?”

男售貨員想了想說:“咱們可以先試試看。”

【趣評】隻有切身的體會,消費者才會徹底對產品和服務放心。

【笑話中的銷售學】如今,體驗式營銷已經不光局限在以前的大超市裏試吃、化妝品櫃台試妝上,更蔓延到了家電、家居、汽車、IT等大宗消費品領域。從過去的小打小鬧圖新鮮,到現在的形式多樣全麵開花。按照有關專家的說法,如今簡單的體驗式營銷已經稀鬆平常,沒有創新的體驗消費已經不能輕易打動中國消費者了,中國的體驗式營銷正悄然跨入“2.0時代”。

“體驗式營銷”這個詞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在《未來的衝擊》一書中,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提出了“服務業最終會超過製造業,體驗生產又會超過服務業”的觀點。他同時預言: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的下一步是走向體驗經濟。

營銷專家伯德·施密特博士在《體驗式營銷》一書中指出,體驗式營銷站在顧客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動和關聯五個方麵,重新定義、設計營銷的思考方式。這種思考方式打破傳統的“理性消費者”的假設,認為顧客消費時是理性與感性兼備的,顧客在消費前、消費時、消費後的體驗,才是研究顧客行為與經營企業品牌的關鍵。

著名的咖啡連鎖“星巴克”,是全球體驗式營銷裏的經典成功案例之一。這家被美國《財富》雜誌評為全美10家最受尊敬企業之一的公司,很少做廣告,但卻靠體驗式營銷的奧妙在全球數不清的咖啡連鎖店裏勝出。在星巴克,消費者消費的不僅是濃香的咖啡,更重要的是一片安靜、愜意的休閑空間,包括藝術化的室內設計,音樂、服務生、桌椅的擺放、牆上的畫、隨手可拿的攪拌棒和咖啡文化介紹單等一係列小資情調的細節。

隨著中國消費者眼光的開闊和體驗式營銷在各個領域的大範圍普及,簡單、低級階段的體驗式營銷已不那麼好用了,創造“新式武器”就成了國內體驗式營銷最新的話題。

在家電業,2004年開業的上海索尼夢苑,三年來吸引了超過300萬人來參觀,它是展示索尼品牌和最新產品的第一線窗口。索尼銷售體驗店有關負責人向記者這樣描述現已完成升級的索尼夢苑,除了能像過去那樣讓消費者“一對一”試驗索尼的全線產品外,這裏更像是個視像愛好者的聚會基地。對中老年人而言,哪怕他們不太熟悉數碼產品,但隻要來這裏,就能由技術顧問針對性地提供全套解救方案。

在賣場行業,家電連鎖巨頭蘇寧電器已嚐到做體驗式營銷的甜頭。在國慶時開張的浦東第一店(遠東店),新品“試水”成為當時銷售的重要增長點。除了做家電賣場的“老買賣”外,高檔鍋具、按摩器材、潔身器材等讓消費者體驗購買的新品銷售,已占到總銷售的8%左右,高峰時期甚至超過15%;去年底借此經驗重裝布局開張的長寧路旗艦店,因為體驗式銷售的產品延伸,開張首日就取得了5200萬元的銷售業績。

在汽車業,通用汽車旗下的薩博品牌和上海汽車旗下的榮威品牌去年先後玩起了汽車特技秀,邀請車主觀看由專業車手甚至是普通車主所做的汽車駕駛特技表演;上海大眾則用POLO等時尚小車做起了塗鴉和改裝比賽,吸引了很多玩車一族的眼球。

在IT領域,更新更酷的年輕消費群更熱衷於體驗式營銷。索尼和蘋果遍布全球各地的體驗中心和專賣店成為搶奪客戶的有力武器。從前年開始,戴爾也不甘示弱建立體驗中心,早早為新型消費類產品推向市場埋下伏筆。

有關專家指出,中國的體驗式營銷經過幾年的發展,事實上正從“1.0時代”跨入“ 2.0時代”,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新型、卓有成效的營銷手段。

互相交換——笑談互動式營銷

傑克和盧克走進一家餐廳,要了兩杯飲料後,兩人便各自從公文包裏拿出一個三明治吃了起來。“對不起,本餐廳不允許客人吃自帶的三明治!”老伴走過來很不高興地警告道。傑克和盧克對望一眼,無可奈何地聳了聳肩,隻好互相交換了手中的三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