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銷售的最後關頭,客戶聽過了銷售人員對產品的具體介紹,對產品產生了濃厚興趣,有了購買欲望,然而當銷售人員表示要先付百分之三十的貨款時,客戶“變卦”了。他們這樣拒絕銷售人員:
“我們不預付百分之三十的貨款。”
“你們難道沒有現貨嗎?難道對於市場缺乏信心,不敢大量生產嗎?不然為啥要我們預付百分之三十的貨款?是不是你們資金周轉不靈,想空手套白狼?預付百分之三十貨款,絕對不可能!”
案例回放
銷售人員:“我們公司新開發的這套設備具有許多同類產品不具備的優勢,貴廠若采用的話,可以大大提高生產率,節約成本。”
客戶:“是嗎?”
銷售人員:“這裏有我們這套設備操作規範的視頻教程,您不妨當場播放觀看一下。”
客戶:“好的,跟我到會議室去。”
……
銷售人員:“怎麼樣?貴廠原先的設備該退休了吧?嗬嗬。”
客戶:“嗯,有點意思。”
銷售人員:“那您……”
客戶:“你們負責送貨、安裝、培訓、維護嗎?”
銷售人員:“那當然,這是我們售後服務必含
項目”
客戶:“現在購買,什麼時候能送過來?安裝、調試、培訓得多長時間?時間長了可不行,我們停產一天損失可是巨大的。”
銷售人員:“隻要您先預付百分之三十的貨款,我們馬上派專人送貨、安裝、調試、培訓……”
客戶:“什麼?預付百分之三十的貨款?你們設備我們沒試用就決定購買,並且還拆掉我們先前用得好好的設備,這足以說明我們有購買的誠意,相反,你們倒是對我們處處防範!這哪是做生意的態度!”
我們來看普通銷售人員和優秀銷售人員遇到這種情況時的不同表現:
消極表現
普通銷售人員大都是不住聲地向客戶解釋這是公司規定,自己做不了主。這種解釋軟弱無力,因為客戶隻關心自己利益得失,他管你規定不規定。
高手妙招
優秀銷售人員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會保持之前的禮貌,以自己的推銷經驗和聰明才智在最短時間內,向客戶說明預付款問題,讓客戶明白,這麼做其實不是在吃虧,而是在受益。
“您誤會了,其實這是分期付款。我們完全是為客戶利益著想,因為一次性付清貨款,客戶肯定有顧慮。您難道不願意預付百分之三十的貨款,而願意付清百分之百的貨款?您不會是想等送貨、安裝、調試、培訓等一係列工作全部完成後才考慮付款吧?您要這麼打算……套用您的一句話,這可不是做生意的態度,哈哈。當然如果我是消費者,也可能產生這種想法,畢竟怕安裝等一係列工作全部完成後,發現采用這套設備不合適,而自己已經付了貨款,明顯處於被動地位。但是這個顧慮您可以完全打消。預付的百分之三十貨款有兩種用場,如果您最終對設備滿意,決定采用,那麼這算是分期付款的第一筆;如果您覺得設備不完全適應您工廠的生產規模,決定放棄,那麼這百分之三十預付款,我們如數退還——畢竟您前期停工、拆除原設備,表現了您購買產品的誠意,而我們送貨、安裝、調試、培訓,也表現了我們的誠意,雙方以誠相待,和諧做生意,不是做生意的最佳態度嗎?預付款絕不是押金,您完全不必要有顧慮。”
專家寄語
當客戶提出“不預付百分之三十的貨款”時,銷售人員要耐心認真地給客戶說明收預付款的理由,讓客戶明白,這麼做是在保障他的利益。
情景四十五 “質量與價格沒有太大問題,細節方麵我們再研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