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他走上前去向猴子行了一禮,問:“猴兄,你為什麼這樣準?”
猴子隻顧吃它的,不理劍客。
劍客又行了一禮,猴子才懶洋洋地甩了一隻堅果給他,示意他跟著學。
劍客大喜望外,跟著猴子學砸堅果。開始時手太重,一石頭下去就把堅果砸得稀巴爛,漸漸地他也熟悉了此中技巧。天長日久,技進乎道也,終於也學會了猴子砸堅果那“一砸、一剝、一拋、一嚼”的絕技,當然也樂不可支。
這個劍客天天在山上陪猴子砸堅果,衣服漸漸破爛,頭發胡子不斷瘋長,全身皮膚變黑,臉變髒,眼睛卻變得亮,身手敏捷,心穩手穩,三年後下山成了當世第一大劍客。
這就是“心手合一”帶來的奇妙境界。
任何管理者隻有進入心手合一的境界,才是一個真正的管理者。我們可以用猴子砸堅果打比方,說明管理者“心手合一”的境界:
“一砸”,指管理者要用“砸”一樣強有力的手段管理,痛下殺手,不可手軟,一砸到位,把螺絲釘砸緊。
“一剝”,指管理者要“剝”開整個團隊,“剝”開每一個人,熟知手下與團隊狀況,熟知整個市場狀況。
“一拋”,指管理者要用力把團隊拋向高處,不用力是不行的,要用大力。
有時帶隊要一級一級爬梯,有時要拋一拋,來點飛躍。拋太高容易摔死,拋太矮拋不上去,要拋到適當的高處。
所謂適當的高處,就是你自己的高處。管理者必須高於手下,一拋之後,手下向自己的檔次看齊,然後自己又提高,然後又把手下拋一拋,如此以來整個團隊不斷有序上升,並且穩穩當當在管理者的掌握中,進入良性循環。
唐僧就是用自己的境界要求手下的,剛開始悟空沒有慈悲心,經唐僧反複地拋了之後,悟空向師父看齊了。
又比如八戒意誌不堅定。終唐僧大力拋了幾次後,八戒也提高到了唐僧的檔次,不言苦,不鬧分家,不偷懶,一心隻往西天去。
管理好比修房拋磚,你拋到哪裏磚就到哪裏。
“一嚼”,指管理者把當前問題反複嚼爛吃透。“一嚼”又指管理者應是雜食動物,凡是可以吃的都吃進嘴嚼一嚼,這樣才不會患團隊貧血症,管理者引進多項人才,不拘一格造血,確保整個團隊元氣充沛。
人在饑餓時不挑食。
團隊在需要時不挑人。
管理者一定要突破禁忌,大膽錄用各類人才。
管理無禁忌。
豬八戒本來是個怪物,但對取經隊伍來說是個怪才。怪才也是才,而且有用,因此就予以錄用。
唐僧錄用豬八戒,不僅因為觀音的情麵,而是實實在在需要幫手。他這麼做主要是為了壯大取經隊伍,把蛋糕做大。唐僧敢於突破禁忌,大膽錄用了在別人看來是絕不能錄用的豬八戒,這是智慧。
唐僧不但用豬八戒幫自己幹活,還用他來製約孫悟空的過分張揚和冒進。
豬八戒對唐僧最忠心,平時雖然常常鬧著說要散夥、回高老莊,其實對唐僧最鐵,在孫悟空都開溜了的時候,八戒還留下,還幫唐僧把悟空找回。
唐僧這步棋非常智慧,豬八戒是唐僧的暗子,是唐僧的秘密武器。
唐僧管理手段之精,可見一端?他手下的人全是有用的,全是他親手收來的大人才。
凡事不敢碰禁區,禁區反而會無限擴大,纏得你自縛手腳,最後將你吞並。
凡事敢碰禁區,敢突破禁忌,就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雖然不一定就能成功,但一定有希望?
唐僧兵法:
1.不論是誰,隻要你敢跟我,我就敢要你。
2.禁區是人為設置的,是用心險惡之輩為了壟斷造成。必須藐視禁區,敢於突破禁區。
3.管理無禁忌,管理者無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