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一點論”“一分法”。既要看到成績,又要看到缺點,一是一,二是二,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對成績不誇大,對缺點不回避,既報喜又報憂。切忌好大喜功,搞虛假浮誇。同時,要注意這些經驗與當時當地主客觀因素的聯係,研究它們的曆史環境和具體條件。這樣就可以明確,哪些經驗在什麼條件下可以繼續沿用和推廣,哪些經驗則不能;哪些經驗雖然在其他條件下可以運用,但要做哪些改進等,這樣可以少犯主觀主義的錯誤。
不要請人代勞。領導者自己的工作經驗當然要自己總結,別人不能代勞。對於公司的工作總結,領導者最好也親自動手,不要讓秘書或助手代勞。因為這樣可以使領導者對做過的工作進行重新梳理,加深自己的感受和認識,使思想得到升華,同時對領導者分析能力和寫作能力也是一個鍛煉。對於一些大型總結,如領導者因事實在不能親自動手寫,也要做到“三管”:一管總結的開始,明確總結的目的、要求、方法、步驟,指定人員,提出設想。二管總結的過程,隨時掌握進展情況,廣泛聽取各方麵意見,重大調查要親自參加,重要的彙報和座談會要親自聽。三管總結的結束,把自己的認識與大家的意見進行歸納和概括,形成一個高質量的、有指導意義的總結。對於那種為總結而總結、一切由“秀才”關門幹的方法,完全是自欺欺人,對於提高領導能力、改進工作毫無幫助,完全失去了總結工作的意義。
不能一勞永逸。工作在不斷前進,事業在不斷發展,情況在不斷變化,新的課題需要領導者去實踐,新的經驗教訓需要領導者去總結。所以總結經驗不能一次完成,一勞永逸。一個領導者,既要善於有計劃分階段地總結經驗,又要善於隨時隨地總結經驗,要工作到老,總結到老,不斷向更高的境界和水平前進。
不要拘於一種思維方式。實際上,總結經驗是一種很複雜的腦力勞動,既需要經驗式思維也需要理論式思維;既需要平麵思維也需要立體思維;既需要單維式思維也需要多維式思維;既需要封閉式思維也需要開放式思維;既需要同性思維又需要異性思維。就拿比較法來說,它實質上包含多種思維方法。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區別好與壞、落後與先進。使領導者認清差距,找出不足,從而更好地改進工作。但如果思維方法不靈活、不科學,也容易出毛病。例如,比較法隻有在事物之間有了可比性時才適用,否則就會得出錯誤的結論。又如,跳出本公司的小圈子,用開放式思維來總結經驗當然好,可以使領導者從更高、更新的角度來看問題,但如果不善於把縱向比較與橫向比較結合起來,進行立體思維,而是單獨進行橫向比較或縱向比較,就會產生片麵性。還有,比較有以己之長比人之短、以己之短比人之長、以己之長比人之長、以己之短比人之短等多種,需要視具體情況靈活運用,而且要盡可能多選擇一些比較對象。如果隻與一個對象比,而且隻用自己的長來比人家的短,就會導致盲目樂觀,不能正視自己存在的問題,給今後的工作埋下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