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對市場有靈敏的反應(2 / 2)

據我們在2002年6~9月間調查的材料,大多數公司做不好、做不下去,就是因為在市場調查上欠火候:要麼調查不準,要麼不知如何調查。

當公司老板具備了基本的一切依靠市場的營銷觀,也就需要進一步掌握一些分析、創造市場的方法。首先,我們一起來學習怎樣做市場調查。

一個產品要被認定為名牌產品,必須具備一些基本條件。除了達到一般商品應有的要求之外,名牌產品還應該是市場上暢銷的產品,是消費者喜愛的產品。國家名牌產品應具備的條件中有這樣一條:產品適應市場需求,具有高知名度、高市場占有率,公司生產能力達到經濟規模,年銷售額、經濟效益居本行業領先水平並連續保持5年以上。由此可見,不是市場上的暢銷產品,是不可能成為名牌產品的。

公司要想創名牌產品,首先就要生產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而要做到這一點,隻有依賴於市場調查。除了在市場上暢銷之外,還要是消費者公認的“名牌”。當公司生產的產品成為名牌產品後,必然會引發爭名牌、超名牌、向名牌進攻的包圍戰,使名牌產品的生產公司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來鞏固名牌,切不可因生產經營某一環節的疏忽,使名牌稱號不翼而飛。隻有使名牌產品永遠適應不斷變化著的市場需求,名牌產品才不會衰老和死亡。

每一公司都希望自己生產的產品能成為“永久牌”。

可是,由於競爭對手太多,產品又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獨霸天下雖無可能,但不斷提高市場占有率總是能夠辦到的。從現實情況來看,提高市場占有率也並非易事,有的公司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可效果卻不佳。怎樣才能使提高市場占有率落到實處?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靠市場調查了。國產“大白兔”奶糖初次出口國外時,為什麼隻能在地攤上經銷?經過調查研究,發現在廣告宣傳中突出了奶糖的甜度,卻忽視了目前國外普遍傾向於低糖消費的特點。後來,經改進產品質量和促銷方式,才使“大白兔”奶糖成為國外市場上受歡迎的名優產品,市場占有率也蒸蒸日上。全國聞名的長虹彩電降價銷售,使市場占有率一舉提高了6個百分點,可以說是提高市場占有率一個成功的範例。無數事實證明,隻有根據市場調查的結果,對症下藥,提高市場占有率才不會成為“泡影”。

在任何一個市場中,由於顧客人數較多,散布廣泛,而他們的購買要求又截然不同,而且總會有一些競爭者將對這個市場上的特定顧客的服務上占有優勢地位,因此任何廠家試圖為某一市場的全體顧客服務是不可能的,廠家隻有分辨出它能有效為之服務的最具有吸引力的細分市場,揚長避短,而不是四麵出擊,這就是企業在市場細分化的基礎上采取目標市場定位營銷。

我國的牙膏市場可謂品種眾多,商店裏擺放的牙膏琳琅滿目,眾多品牌充斥市場,但寶潔公司依然想在中國的牙膏市場分一杯羹,其采用的就是對市場進行細分的基礎上應用目標市場定位方法。寶潔公司發現中國的牙膏產品雖然眾多,競爭激烈,但各種牙膏品牌都處於低檔的牙膏消費品,寶潔公司瞅準空當,推出高檔的“高露潔”牙膏,馬上在中國打開銷路。我國的補血藥劑產品首推武漢的“紅桃K”,其在市場上的銷售廣告幾乎無處不在,就連窮鄉僻壤的鄉下土牆上都有“紅桃K”

廣告,而另一生產同類產品的公司的“美媛春”欲與之競爭,其也是采取對特定市場的定位營銷,“美媛春”

推銷的對象主要是貧血、妊娠、產後的婦女,集中力量在這片細分的市場上大動幹戈,補血劑的這部分市場被“美媛春”搶占。試想如果“美媛春”全線進攻,會有什麼效果呢?這可從另一個例子看出,“娃哈哈”是與樂百氏同列兒童食品的龍頭老大,“娃哈哈”果奶在電視上的廣告詞“甜甜的,酸酸的,有營養,味道好”,兒童幾乎都會唱,銷售極佳,然而可能“娃哈哈”並不滿足兒童市場,後來居然出現了“娃哈哈”果奶老爺爺也愛喝的廣告,其目的就是為了擴大目標市場,進入老年人市場,可惜適得其反,這樣一來小朋友們覺得“娃哈哈”不再是他們的專利,轉而失去興趣,使銷售額反而下滑,幸虧“娃哈哈”及時刹車,才不至於亂了陣腳。

事實上,“娃哈哈”公司最初也就是在分析國內飲料市場的基礎上,發現了38種飲料都是男女老少皆宜的種類,而定位於兒童市場獲得一舉成功的。

世上沒有萬無一失的成功之路,動態的市場總帶有很大的隨機性,各要素往往變幻莫測,難以捉摸。所以,要想在波濤洶湧的商海中自由遨遊,就非得有冒險的勇氣不可。甚至有人認為,成功的因素便是冒險,做人必須學會正視冒險的正麵意義,並把它視為致富的重要心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