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欲擒故縱而獲得成功的最好的例子。像這種深謀遠慮的策略,沒有曲線性思考是無法產生的。
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是指辦事要善於曲徑通幽,不可在一處死挖井水。
美國波音公司的創始人叫威廉·波音。波音公司建立於20世紀初,以製造金屬家具發展起來的,以後轉向專門生產軍用品。
一戰期間,波音公司生產的c 型水上飛機頗得美國海軍青睞,波音也因此在美國飛機製造業中擔當起一個重要角色。
然而,好景不長,戰爭結束後,美國海軍取消了尚未交貨的全部訂單,整個美國飛機製造業陷入癱瘓狀態。
波音也不例外,困入了“死亡飛行”之中。
威廉·波音並沒有因此垂頭喪氣,而是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造成“死亡飛行”的原因雖然有形勢大變的因素,但也是由於自己過分依賴軍方的結果。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他果斷地調整經營方向,並采取了相應的措施。
一方麵,他繼續保持與軍方的聯係,隨時了解軍用飛機發展的趨勢和軍方的要求,以便加以滿足,這樣軍方不會介意。一方麵調查、分析市場,發覺軍用飛機已不行銷,但民用飛機卻是一個潛在的大市場。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人們的生活節奏日益加快,而在運輸業之中,飛機是最適應這種快節奏時代需要的,它的速度勝過其他任何實用的運輸工具。
波音公司於是改弦易轍,把原來的軍用飛機全部改作民用飛機推向市場,反響很好,訂單日益增多。
波音公司終於從過去隻生產軍用飛機的舊殼裏脫穎而出。
戰後經濟的複蘇刺激了對民用飛機的需要,波音公司推出的40型商用運輸機以及波音707、727客機正好滿足了市場的需要,從而衝出了“死亡飛行”。
這以後,波音公司又陸續推出波音737、747、757、767,同時替陸軍、海軍、海軍陸戰隊設計製造了各式教練機、驅逐機、偵察機、魚雷機、巡邏機和遠程重型轟炸機等,波音公司日益發展壯大起來。
波音公司如果不“改弦易轍”、擺脫單一的軍用飛機的經營,就無法衝出“死亡飛行”。
改弦易轍是應變的有效策略,有一位B 小姐最初是調味品推銷員,然而B 小姐太年輕,當時又未婚,顧客認為她缺乏烹飪經驗而不相信她的推銷宣傳,從而拒絕她的產品,她的業績顯然比中年女推銷員差(因為顧客相信這些家庭主婦模樣的推銷員富有烹飪經驗,從而相信她們推薦的調味品)。後來B 小姐改換門庭,做化學品推銷員。年輕秀麗的她,在新的人際關係網中如魚得水,很快在眾推銷員中脫穎而出,業績非凡。
朋友,如果你在某地某部門人際關係緊張,不妨換一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