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敢於改變思路謀求新天地(2 / 2)

但是,接下來的測驗卻令人鼓舞,因為在17歲年齡段的結果達到了10%以上。更驚訝的結果是,5歲兒童中,具有創造力的人竟然高達90%。它表明,人們的創造力是生來就有的。隻是隨著年歲的增長遭到了抑製而已。有理由認為,就是在抑製狀態下,人的創造力並沒有徹底喪失,而是處於隱蔽狀態,未曾發揮而已。

人的創造力是沒有極限的,唯一的限製來自你所接受的知識係統、道德係統和價值係統。這些係統常常妨礙人們的創造力。由於這些係統的紛繁複雜,很多人在其中受到空前束縛,甚至認為自己沒有創意。殊不知,任何一種係統都是人創造的,所以,你有權利持懷疑態度。

通常情況下,人的障礙在於,沒有真實麵對自己的問題,而根據各種係統的成見來判斷自己能做或不能做。

他們被先入之見害得很苦。其實,有很多你深信不疑的事情,可能是垃圾,它阻擋你的創造力。每當你察覺被某種信念所限製時,不妨刪除它,用一個能夠保留和有助益的信念來取代。

作為公司老板應善於把有礙於創造力的“絆腳石”

克服掉,找到適合於自己的製勝之路。

一個公司不懂得創新,等於自己把自己推向絕路。

道理很簡單,你不變,別人變,等於你越來越落後;你落後了,還有出路嗎?

公司的生存發展絕不能靠的“一意孤行”、墨守成規、一成不變,公司隻有通過公司老板堅持不懈的創新,才能使公司有應力、有市場、有生命力,公司才能獲得成功。

同時,公司老板自己也能獲得應有的回報和創新魅力。

多半的部屬,往往會忽略所在單位的工作規則。

因此,公司老板經常質問部屬:“目前公司有哪些條文規定?請你加以說明。”

公司老板以為:若不這樣,部屬在精神上根本不會關心到這個問題,更甭提以這些規則為基準,來從事他的工作。若真是這樣,那麼這種公司老板隻是在做表麵工作,忽略了工作真正的內涵。

另一個問題則是關於規則本身。規則的製訂,目的在使一些曖昧不明的事項,經過明確判斷,定出一些共同的標準。因此,它是具有時間性的,同時,也是為適應時代、環境而訂出來的,因而絕非是千古不變的定律。

當時代遞嬗、環境變遷時,必然也會跟著失去合理性或時間性,因此,如何使規定切合實際的需要,這是公司老板工作最重要的一環。

這裏有一則故事,大意是說:“有一個不擅指揮、無能的連長,獲得了一項最高榮譽,原因來自一個規定:

‘凡連隊中有任何官兵,在軍事演習時,獲得最高成績,則連長可獲最高榮譽。’”這項規定在當初製訂時,可能基於某種因素,但在今日實施起來,則顯然過於迂腐,因此才會產生無能長官接受褒獎的情形。

在你的周圍,有類似這種滑稽的規則嗎?例如:以發生意外事故記錄的多寡,來表彰員工。像這種規定,同時運用在危險性少和危險性高又忙碌的工作場所,未免過於籠統。表揚無事故記錄的員工,固然很好,但卻要仔細考慮各種不同的情況,再擬訂其適當規則。

假使墨守成規、不加改善,則表麵上看起來妥善完備的規定,實行起來往往會引起料想不到的糾紛。規則是人製訂的,但往往規則一定,卻回過頭來把人套住。

也就是說,當初製訂時,是大家絞盡腦汁想出來的,但經過一段時間後,就與實際需要脫節,而產生種種缺陷。

若要加以修正,則須花費相當的時間和精力,因此,人們隻好繼續墨守成規,成為規則下的犧牲品。

總之,一個公司老板必須時時注意自己所訂的規則,是否有不合情理或不切實際需要之處。一旦發現有這種情形,就應當拿出魄力,不畏艱難,確實地加以創新,這一點是千萬不可忽略的。創新越多,你的公司就越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