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希來(網絡理財師)
在選擇理財方式前,首先要擺正自己的理財態度,改掉消費觀念上的壞習慣。
希來你好,我是一名90後的小白領。現在資訊很發達,投資理財的渠道和方法也很多,我不知道是不是方法不得當,我選擇的理財項目賺得總是不多,結果總是處於不虧不賺,甚至比在銀行吃利息賺的錢還少。另外平時買的東西也蠻多,網上買東西很方便,又經常有打折,自己常常管不住手。
現在延遲退休的消息傳出來了,我也比較著急,如果不打點好理財規劃恐怕沒法安心養老,但自己又控製不住要亂花錢。請問,我應該怎樣消費、投資理財呢?
——G先生G先生:
你好。正如你所說,現在資訊很便利,到處都有投資理財的渠道,想投資很容易。我很理解你想投資理財的急切心情,畢竟延遲退休基本上已是板上釘釘,如果不重新規劃下理財計劃,以後的退休生活怕是會捉襟見肘。不過,大多數人在理財前都沒有做好功課,結果盲目投資,錢越理越少。同時,你所說的亂花錢也是現在80、90後沒辦法理財的原因,這兩代人是網絡消費的主力軍,很難“管住”自己的手。所以,在選擇理財方式前,首先要擺正自己的理財態度,改掉消費觀念上的壞習慣。下麵,我就介紹幾個常見的理財誤區和不好的消費習慣:
1、盲目跟風,掉入投資陷阱
很多理財產品吹噓自己的收益率在10%以上,然後利用高收益率來麻痹人們對風險的認識,一不留神就被理財產品經理給忽悠進去了。另外,朋友間的推薦可能也是盲目投資的主要原因。說實話,如果朋友並不了解財經,聽信朋友就像在證券所門口聽幾位老大爺談論股市內幕一樣。
改進方式:詳細了解產品說明書和推出產品的平台的背景,對於投資高收益理財產品來說極為重要。在投資過程中,也要貨比三家,擇優選擇。總而言之,在投資理財項目的選擇上,不僅需要詳細了解信息,更要養成個人的主見。
2、將信用卡分期當作免單
大家往往喜歡用信用卡分期來購買大宗商品——特別是在電商平台紛紛推出自己的分期購買服務後。雖然分期購買可以提前滿足購買欲望,但是後麵潛藏的高利息往往被人所忽視。一般來說,12期的分期還款手續費為7%~8%左右,分期越多往往償還的手續費就越多。那些號稱零息零手續費的信用卡分期付款商品,其售價也往往比一次性購買的價格高。
使用信用卡還有一個很壞的結果便是辦理多張卡,拆東牆補西牆,陷入循環債務的惡果裏。並且,一旦發生逾期將對個人的信譽造成較壞的影響。
改進方式:盡量避免透支消費,“以卡養卡”這樣的情況,在購買大宗商品前,首先需要考慮個人的還款能力和購買物品的實際用途。
3、衝動消費,“管不住自己的手”
如今各種營銷肆虐,年輕人常常管不住手,看到網上的打折活動、商品包郵、購物節之類就衝動消費,經常變成“月光族”,這自然沒辦法理財了。
網購劃算,這可能是很多人的認識。但是在衝動消費下常常買到一些不必要或不符合預期的物品,退貨又需要運費。幾次三番下來,往往花掉了不少不必要的錢。
這種衝動消費不止發生在網購上。現實生活中,不少人往往被商家的滿200返100之類的活動吸引,結果購買了不少本不需要的東西。
改進方式:給自己乃至家庭記一個賬本,對避免衝動消費來說非常必要。隻有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才能積少成多,將積聚下來的錢投資到理財產品中。
總之,做好投資前的準備,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避免跟風投資,盲目理財,才是良好理財的開始。特別是在延遲退休這樣的大背景下,良好的消費習慣和理財觀念才能讓你從容麵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