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處理價格異議

(1)處理價格異議的策略

處理價格異議的基本策略是:先談價值,後談價格;多談價值,少談價格。

在產品介紹之前,銷售不要把產品的具體價格告訴給顧客。

在銷售活動的早期階段,銷售不要主動提及價格,也不要急於回答顧客提出的價格問題,更不要單純地與顧客討論價格問題。

顧客討價還價的原因是多方麵的:

1.習慣性的討價還價,隨口一說;

2.價格真的偏高,或價格比競爭對手的價格高;

3.顧客沒有認識到產品的真正價值;

4.顧客進行比價,在爭取最低的價格或最有利的交易條件;

5.顧客以討價還價為樂趣,享受討價還價的過程。

因此,讓價和給優惠也要講藝術:一次讓到位,不如三次才讓到位;贈品和資源一次給足不如一點一點給。因為,一次讓到位,一次給足,顧客隻有一次成就感和被尊重的感覺,而讓三次,多次給,顧客會有多次的成就感和被重視的感覺。同時,一次給得過多,讓得過大,會大大提高顧客對價格優惠的預期,使價格談判後續難以進行。更嚴重的是,在價格上一次讓得太多,會讓顧客對產品的品質產生不必要的懷疑。

顧客購買商品的動機在於商品所能帶來的利益,並將這種利益與付出的價錢進行對比。“劃算不劃算”就是價格和價值的比較。因此,價格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我們要多強調產品的價值,製造價格便宜的感覺。

記住,顧客喜歡的不是便宜貨,喜歡的是占便宜。

(2)處理價格異議的技巧

分解價格

把價格分解到每日、每平方米、每次等基本單位,並與使用壽命、使用麵積等相聯係,這樣就會讓顧客產生很便宜的錯覺。比如推銷維生素片的時候,可以說:“你購買這瓶維生素的話,每天隻花5毛錢,就可以擁有健康的身體,一個讓大家羨慕、讓事業長青的好身段。”

王先生打算購買一輛家用轎車,經過參加車展和走訪眾多品牌4S店後,決定在A品牌和B品牌間做出最終選擇。A品牌汽車售價為12萬元,油耗為8升/百公裏;B品牌汽車售價為9.8萬元,油耗為10升/百公裏。兩個品牌在其他方麵的表現相當。那麼,王先生應該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呢?

A品牌銷售的建議是:“目前,油價大約是8元/升,未來還有上漲的趨勢,專家預測,未來很快就會漲到10元/升以上。一年用車3萬公裏,一年就省下油費支出約5000元,約4年省出購置差價。一輛車按使用10年計算,10年省出5萬元。省出的錢可以去歐洲度兩次假的了。”

B品牌銷售的建議是:“家用轎車一般一年的使用裏程也就在1萬至1.5萬公裏左右,其實一年在油耗上的支出也不多。真的省錢是在購置價格上,2.2萬元!你要開多少年車才能省出來啊?當下的省錢才是真實惠、真省錢。”

兩位銷售因為自己產品的不同,采用了適合自己的策略。當價格有優勢時,向顧客說明,較低的購置價格減少了顧客當前的財務壓力。當產品總費用具有優勢時,向顧客說明從總費用方麵來考慮是最聰明的。

隻要是產品使用過程中會產生使用費用的產品,都可以使用這樣的技巧。除了汽車之外,還有冰箱(耗電)、洗衣機(耗水)、機器設備(耗能、人工)、空調(耗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