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先認同,再澄清
與顧客爭辯是銷售中的一大忌諱,與顧客爭辯一定沒有好結果,辯輸了,產品就站不住腳了;辯贏了,也是贏了一時的口舌之快,卻輸了生意。因此要避免爭辯,在不爭辯中解決掉顧客的異議。
銷售在和顧客溝通時一定要尊重顧客的意見。盡量回避和顧客的正麵爭辯。即使對於無法回避的爭議性問題也要做到先認同,再澄清。但認同要講究一定的策略:
第一,認同顧客產生這樣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也可適時讚美,而並不一定認同顧客說的是事實;
第二,可以認同過去,而不是認同現在;
第三,認同其他公司、產品或銷售可能會犯這樣的錯,而不是認同自己、自己的公司、自己的產品有這樣的錯。
*小貼士*
認同顧客,不是向顧客認錯!
(4)先澄清,再應對
一位先生進一星級大酒店就餐,要了一碗湯。
湯上來後,這位先生對服務員說:“這湯怎麼喝呢?”服務員一聽,想必顧客一定發現這湯做得不夠精致,我們是星級酒店,一定要滿足顧客的高要求。於是她麵堆笑容,二話沒說,送回廚房,對廚師說:“顧客說這湯沒法喝!重新做一碗。”
新湯上來後,顧客又向服務員說:“這湯怎麼喝啊?”服務員一想,這位大概不是來喝湯的,是來找茬的。於是,找來經理。經理走上前,問道:“先生,這湯有問題嗎?”顧客說道:“湯沒問題,隻是沒有小勺,你讓我怎麼喝這湯?!”
對於這件尷尬事情的發生,究其原因,我們當然可以把問題歸結於顧客沒有說清楚。但是你無法責怪顧客,隻能期望於改變自己,讓自己先把事情做對。顧客有異議,首先要問自己是不是搞清楚了他真正的意圖。這個小故事恰恰深刻說明了,作為銷售,理解並澄清顧客異議的真正含義是多麼的重要。
例如顧客經常說“太貴了”,你覺得你聽懂了嗎?他是單純覺得貴嗎?當顧客說出“太貴了”三個字,你應該想到以下可能性,並進一步澄清:
1.顧客指的是產品價格,還是包括附加費用的價格?
2.顧客指的是我們給他的供貨價,還是我們規定的終端零售價格?
3.顧客是確實支付不起,還是我們的產品價格高於競爭對手?
4.顧客是否誤解了報價?
5.顧客是真的認為價格高了,還是顧客沒有把產品的真正價值和給他帶來的好處搞清楚?
6.這是顧客認可了產品,但要爭取更優惠交易條件的談判策略嗎?
7.顧客是否隻是想以此來掩飾他不願意說明的原因?比如他隻是想詢價,並不是真的想買?
……
顧客說“我當前還不打算買。”那你應該想到以下可能性,並進一步澄清:
8.他現在沒有現款?
9.他沒有決定權?
10.他是否懷疑我們的產品不能滿足他的需求?
……
大家可以試著做個練習。如果顧客說“你的產品質量不好”,你覺得顧客表達的異議足夠清晰嗎?為什麼?這又可能代表著什麼呢?大家可以結合自身的經曆,好好想一想。
顧客:“這台電腦的質量不好。”(心想,這台電腦總的說還可以,要是能送個電腦包就好了。)
銷售:“這台電腦是我們新到的貨,最新的酷睿雙核CPU,獨立超大顯卡,預裝了正版係統,就是內存隻有1G,重量也大了點,你是不是因此而覺得質量不好?”
顧客:“什麼?!內存隻有1G!”(心想,剛才真還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盡管我還不知道內存1G是否夠用,但是他既然這樣講,肯定是不夠用的。)
銷售:“不過你是可以自己去升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