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戰略類型(1)(2 / 3)

企業的管理者如果能認識到“道”的無為而無所不為的,贏得人才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企業員工就能自動的服從領導,而管理者也達到無所不為的境界。

老子認為贏得人才,在於“守道”,三國劉備正是憑借這個戰略,使自己由弱漸強,終於在四川建立了蜀漢王朝。可見人才戰略,在競爭中有很重要的位置。

然而,企業的各個發展階段不同,管理者的戰略重點也就不同。

企業在其生存發展中首先是基於一個產品的想法,之後要解決市場的問題,再後隨著規模的擴大就是資金瓶頸了。能走到這一步,企業就很成型了。而到了這一層次,關注點一定會轉移到“人”上來。

市場競爭說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尤其在目前經濟全球化和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企業越來越感覺到人才的重要性,可以說誰擁有了人才誰就擁有了市場、擁有了顧客、擁有了未來、擁有了財富,因此,管理者不應該產生靠自己“打天下”的想法。事實上,隻要把握了人才戰略的正確方向,人才就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很多管理者,特別是民企管理者,沒有從創業型轉變成管理型。雖然,他們口頭上說“重視人才”,骨子裏卻“自我感覺良好”,因此,很多民企的管理者對於人才隻是“葉公好龍”,不願授權,不願培養。他們或者對下屬的能力不放心,或者覺得下屬忠誠度不夠,更擔心下屬成長起來後,另立門戶,成為自己的競爭對手。於是都有這樣的困惑:班子不好帶,員工不好管,聽話的不能幹,能幹的不聽話。

即使是重視人才戰略的管理者,在他們心目中,通常更注重的也隻是高、中端人才,因為他們能夠站在一定的高度帶領團隊發或者是企業的核心人才,他們可能是管理、技術或者營銷甚至更基層的人員,但管理者不能忽視普通員工也是人才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核心人才是“魚”,則普通員工是“水”,魚離開水就不發揮很好的人才的作用,這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道理,一個企業的整體素質,要依靠企業全體員工整體素質的提高。

如果人才戰略解決好了,企業總戰略的執行就容易執行了,因此,作為企業戰略分支的人才戰略,也是總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且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發揮不同的作用。當人才都能發揮自己作用的時候,管理者就應該本著客觀規律去執行它,道本身是沒有變異的,沒有變異就可以穩定,核心員工在企業的流動係數大,說明管理者的不重視或者企業的機製有局限。一個企業如果人才穩定了,那麼天下就能穩定,企業就能穩定發展。

三、低成本戰略——貴以賤為本

原文39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穀無以盈,將恐竭;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

家的戰略管理

——先見之明的境界

管理者應該明白,高貴的基礎是低賤,這就好比中國古代的君王稱孤道寡一樣,所以,企業的信譽不是靠自己的吹噓而來的,必須依靠實實在在的工作,才能取得好的品質。老子說:“故致譽無譽。”

老子說:“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也可以理解為低成本戰略,這是競爭戰略的方法之一,如果產品成本高價格貴,就很難贏得市場的青睞,而產品的銷售量必須以價格和質量的有機結合為基礎。

低成本戰略,是指企業在提供相同的產品或服務時,通過在內部加強成本控製,在研究、開發、生產、銷售、服務和廣告等領域內把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使成本或費用明顯低於行業平均水平或主要競爭對手,從而贏得更高的市場占有率或更高的利潤,成為行業中的成本領先者的一種競爭戰略。

低成本戰略有很多優點。最突出的一點是,對於行業內競爭者具有比較競爭優勢。由於企業的成本低,公司可以利用低價格的吸引力從競爭對手那裏挖掘銷售額和市場份額,在價格戰中存活下來並獲得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利潤。

另一個顯著的好處是,公司的低成本戰略對於潛在的新進入者形成了較高的進入障礙,從而嚇退潛在的進入者。公司隨時可以采用降價的策略使得一個新的競爭對手很難贏得顧客,那些在生產技術尚不成熟、經營上缺乏規模經濟的企業都很難進入此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