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戰略類型(1)(1 / 3)

一、“競合”戰略——往而不害,安平太

原文35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樂與餌,過客止。

道之於口,淡乎無味,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用之不足既。

“道”是隱含在事物發展過程中的,但是,可以通過事物發展變化的現象中反映出來,老子把這個反映稱為“大象”,如果所有的國家都掌握了“大象”運行的軌跡和趨勢,那麼就能實現天下的交往,在交往的過程中,不互相傷害,這樣就能實現太平盛世了。

在今天,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太平景象”部分地在我們這個地球上實現了,現在的企業戰略已經上升到全球的戰略,因為,現在的企業麵對的是全世界的市場,並形成了不同的跨地域性的國際貿易組織,各國之間,紛紛將競爭轉為合作,或者這樣說,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從單純的競爭戰略發展到合作戰略,也就是一種“競合”的戰略,“競合”戰略是最近才產生的一個新詞彙,它的產生,也標誌著現代社會“天下往,往而不害”現實。

因此,企業戰略製定不僅要從競爭出發,也要從合作出發,不僅要從本國市場出發,也要從全球市場出發,不僅要從本行業出發,也要從跨行業出發,這是戰略製定不同於以往的發展趨勢,企業能夠跟上這個趨勢,就能向跨國企業的更大規模發展,如果管理者的戰略眼光過於局限,那麼,勢必影響企業的發展規模。盡管如此,企業當然不能忽視自身的發展條件,但是有一個觀念必須要建立的是,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競爭,也離不開“合作”。

經濟合作不是一個夢想,企業整體的合作能促進貿易和發展,新的合作模式是競爭與合作共行,在企業中的合作主要是由經濟效益所驅動,同時還由不同的企業情況來決定。在當前全球化的背景下,競爭以及合作必須共行。在某些領域我們需要競爭,在另外一些領域我們需要合作。競爭加合作是我們主要的發展趨勢,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好地在一些領域共同合作,同時允許在其他領域加強競爭。這是最新的一種合作模式。

企業和企業必須是一種雙贏的關係,甚至企業和企業應該成為經濟夥伴,經濟夥伴關係應該基於幾個原則:首先,必須是一種雙贏的關係;第二,必須互相信任和互相尊重;第三,在處理這個關係中必須是互相忠誠的;第四,各方都本著互相合作的精神進行。

今天的企業不是隻有“競爭”,不是隻有“你死我活”的零和遊戲,“合作”的趨勢是越來越明顯了。企業之間的對抗正在變成合作,相互的競爭正在變成合作,過去單打獨鬥式的經營,在今天是越來越吃不開了,取而代之的是企業間共享的遠景。未來跨國戰略將日益以合作而非單純的競爭為依據。

企業合作的原動力是:以深化分工和高度專業化為特點的經濟全球化。因為全球化趨勢的日益明顯化,今天的世界經濟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稱得上是一個“網絡”。中國和印度爭著成為世界最大的外包接包商,廣東的格蘭仕則一步到位地把國外的生產線“承包”過來為外國企業“打工”,國與國之間經濟上的聯係乃至依賴就顯而易見了。即使是在一國之內,圍繞著豐田汽車或通用公司而發展起來的數以萬計的企業所組成的企業網絡。

毫無疑問,企業不再是企業之間的企業,而是企業網絡中的企業。

企業之間合作的目的,有時候不是為了別的,正是為了增強競爭力。

事實上,合作與競爭是不同層次上的現象。合作是宏觀的,競爭則是微觀的,換言之,競爭隻是與少數同類的企業競爭,而合作則是更多的與自己不同類且互補的企業合作。而這種合作越廣泛,則企業的生存能力越強,發展空間越大。

老子說:音樂和美食,可引誘路人止步。但是,“道”是無味的,雖然是看不見,聽不到,但它的作用卻是無窮無盡的。所以,管理者應該放眼世界,不要為一點小利而爭奪得你死我活,企業家要有戰略家的胸懷,從大處著眼,我們會發現原來我們的競爭對手,正是我們企盼已久的合作對象。

二、人才戰略——侯王若能守道

原文37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化而欲作,吾將鎮以無名之樸。

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無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老子說:道是永久存在的,看似無為,而無所不為。侯王們如果能遵守“道”的法則,萬物就會自然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