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略與戰術的差異——無之以為用
原文11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器,無之以為用。
老子說,用三十根輻條造一個車輪,當中空無的地方可裝車軸,才有車子的作用。泥土燒成的器皿,當中空的地方可放東西,才有器皿的作用。開窗戶造房子,當中空的地方可放東西和住人,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的是器具,用的是空間。
事實上,戰略給出的就是空間,至於空間是作什麼用的則是戰術上的安排,所以,根據老子的觀點,我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那就是戰術常常表現為實際而具體的用途,戰略是為戰術的實施提供可能性,戰略一旦被執行,則轉化成為戰術的問題,但是,無論一架馬車的構成,還是一間房屋的使用,都不能脫離戰略和戰術的問題,也就是說離不開預先的設計和具體的執行,戰略一旦落實到執行,即轉化為戰術,這就是戰略與戰術的關係。
許多管理者常常認為戰略是一種“虛無縹緲”的口號,事實上,他們對戰略隻是一知半解,戰略從某種角度上說是比較務虛的東西,但是正是因為這種“虛無”,為戰術的實施提供了操作的餘地,老子說,實有是器物的根本,而虛無則是戰略的用途,戰略與戰術的比較就是一種效用與實用的差別,顯然,戰略的虛無不是“真空”,或“虛無主義”,而是有其重要作用的。隻有將戰略和戰術相結合才能產生全麵的效果。沒有戰略戰術則失去了運用的空間,沒有戰術即沒有戰略的執行則戰略是一個空洞的口號,將戰略與戰術完美的結合,是管理者的天職。
盡管戰略多務虛,可是戰略的製定從來都離不開戰術的實踐,可以這樣說,任何戰略都不可能在最初的階段達到完美,事實上,許多完美的戰略都是在失敗中獲得的。但是,管理者在具體的戰略製定中,必須以實踐為基礎,去獲得規律性的東西,那麼聰明的戰略家總是用很小的失敗或他人的失敗中得到啟示,而不會拿自己的企業作為戰略的實驗品,這就要求管理者必須善於學習且擁有謙虛謹慎的品格。
一些案例說明戰術對戰略製定的作用,日化行業中“舒蕾”洗發水迅速崛起。一直以來,洗發水市場始終由“寶潔”、“聯合利華”等跨國巨頭所霸占,憑借雄厚的資金和完善的管理體係,他們的產品已經滲透到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消費群體,為國內洗發水企業建立了一個很高的競爭門檻。而“舒蕾”在與這些巨頭的競爭中發現,數以萬計的雜貨店是他們的“死角”,於是全力以赴拓展這片龐大的商業零售網絡,構建起了較為完善的管理體係,並最終將其由初期的渠道戰術上升為核心的競爭戰略,由此推動“舒蕾”在巨頭之間打下了一片江山。
乳業中“妙士”成功的側翼進攻。當時液態奶市場中已經形成’
了“光明”、“伊利”等強勢品牌向全國拓展的競爭格局,作為一個區域性品牌的“妙士”,要想突破區域市場的限製,將會麵臨奶源、品牌、資金、網絡等眾多難以解決的屏障。而在實際的運作中發現,這些強勢品牌當時所注重的主要是傳統的社區訂戶渠道和大型的現代商超渠道,正忙於對這些渠道的全力拓展或者精耕細作,忽視了一個富有潛力的渠道——餐飲渠道。於是“妙士”巧妙避開了強勢品牌的進攻區域,集中資源拓展餐飲渠道,並隨著發展逐步將此戰術發展成了核心的渠道戰略,從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贏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盡管戰術對戰略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但是管理者不能因此落人走一步看一步的窠臼,真正的戰略家從來都具有走一步看幾步的遠見,管理者戰略意識的強弱,完全體現在其深謀遠慮的程度,盡管,戰術導向的戰略使“舒蕾”和“妙士”為自己開辟了一個新天地,但是,這並不應該成為管理者的習慣,事實上,應該盡量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盡管它很難避免。這種戰術導向戰略的方式,隻是一個管理者的應急措施,因為,他的戰略中存在著巨大的盲目性,雖然依靠管理者的智慧彌補了戰略上的誤區,從戰略製定的角度上講不能不說是戰略上的失誤。
二、保持戰術上的靈活性——堅強處下,柔弱處上
原文76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
故堅強者死之途,柔弱者生之途。
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
堅強處下,柔弱處上。
對於“道”的堅持,老子從來沒有含糊過,因為,人的行為一旦違反了“道”,那麼任何的戰術都失去了意義,但是,人們如何才能更好地堅持“道”的規律,如何朝自己的戰略方向前進,老子卻鼓勵采取靈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