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戰略與管理(3)(3 / 3)

民主與集中是一個矛盾的兩個對立麵,過分強調民主隻能使管理陷入混亂,如老子說,輕浮就會失掉主張,而隻談集中是一種專製;如老子說,急躁就會失掉根本。企業管理既不能“輕浮”,也不能“躁動”,就是既不能忽視領導的重要性,也不忽視員工的力量,企業管理中隻有做到民主與集中的有機結合才能從根本搞好企業的管理。

十、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無為——我無為,而民白化

原文57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我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

民多利器,國家滋亂。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故聖人雲: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老子說,以正道治理國家,以奇妙的兵法指揮軍隊,以減少徭役來安撫天下。我怎麼知道的呢?也是根據“道”的規律。

對於企業的管理也是這樣,從企業內部講,管理者自己的行為要端正,以公平合理的原則對待員工,員工就會心平氣和,為企業作貢獻。對待外部的競爭和市場,管理者應該用最巧妙的辦法,贏得市場的認可,實現競爭戰略的目的,什麼是巧妙的辦法,這個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減少惡性競爭的蠻幹行為,在使用員工上,要實行人性化的管理,不要盤剝員工的勞動,而且要通過各種方式實現員工的自我價值,這樣,就能贏得全體員工的信任。

而實現這一切,都離不開人的自覺性,而嚴格管理的含義,是指製定對企業進行管理的規章製度、標準和規範,並嚴格貫徹執行。從管理實踐來看,製定一套管理製度、管理規範不難,難的是對製度的執行。

規章製度、標準和規範,僅僅是為對企業實行有效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礎。嚴格認真的貫徹執行這些製度、標準和規範,把它們演化為企業、員工的自覺行為,使之完全落實到每一個具體的部門、崗位和個人。成為企業及其全體員工的行為準繩,才是對企業實行有效管理的根本。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緊緊依靠企業員工,提高員工的思想意識。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動性。促使他們能夠主動接受管理、積極參與管理。使全體員工都明白企業的經營目標和價值追求,清楚自己的工作職責、工作目標及工作標準。

引導全體員工自覺的把個人命運和企業命運聯係起來,和企業一起同呼吸共命運。

因此,在管理工作中必須強調員工之間沒有高低、貴賤、親疏之分。人人都要遵章守紀、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嚴格實行規章製度麵前人人平等的管理原則。在企業內部徹底革除以情辦事、看人辦事、權力大於製度、人情大於製度等落後的思想和觀念。從思想上、組織上和管理實踐中將人情觀念徹底清除。否則,嚴格管理就是一句空話。

老子說:“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亂。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國家的禁諱越多,人民就越窮。人民多藏武器,國家就趨於混亂。人民都投機取巧,怪異欺詐的事就會發生。法令越定越嚴密,可見盜賊多起來。因此,如果沒有遵守規則的自覺性,任何形式上的條文,都不可能製止違規的行為。

老子說,無為,人民自然進化。我安分,人民自然守規矩。我不多事,人民自然富足。我不貪多務得,人民自然淳樸。

老子認為“無為管理”是最高的境界,而無為的管理依靠的是員工的自覺性,而自黨性的培養,僅僅憑借權力是不行的,隻有實現了“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的管理精神,才能逐步建立起員工的自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