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經濟體係中,歐美地區金融行業所觸發的“蝴蝶效應”對處在經濟轉型時期的國內企業經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而如何從危機中挖掘機遇,成了國內企業需麵臨的一大考題。受國外經濟形勢的不利因素的影響,當前國民經濟不穩定因素有所突顯,國外熱錢不斷流入、通貨膨脹不斷加劇、政府融資平台貸款、房地產貸款等行業帶來的信用風險可能加大,流動性風險和市場風險對各大企業,尤其是對企業CFO的資金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為企業最高決策者與執行者之一的CFO,在多變的時局下應當清醒地意識到自身所負的重大責任,不斷提高領導能力,特別是在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製製度與風險管理機製、增強企業防範風險抵禦危機能力方麵,CFO應當有突出的表現,做出創新性的成績。

提高數據處理能力

在過去的2014年,大數據可能是最為火爆的一個詞彙。對於CFO來說,大數據既是機會,但同時也可能是一種挑戰。

毫無疑問,在互聯網時代,數據本身就是資產,而“大數據”則意味著這些資產正在變得無比龐大。大數據的精髓在於思維的三個轉變:一是在大數據時代,不再依賴隨機抽樣,可以收集和處理整體的所有數據;二是在大數據時代,不再熱衷於追求數據的精確度,而是追求利用數據的效率;三是在大數據時代,不再熱衷於尋找事物的因果關係,而是充分利用事物的相關關係。這就意味著CFO在處理信息時,不能沿用過去陳舊的做法,不能僅限於對信息的收集,而應是盤活數據資產,使其成為企業治理、企業決策乃至為員工的能力成長提供服務,這或許是“大數據”時代對CFO信息處理要求的核心。

對於CFO來說,“大數據”時代數據爆炸性的增長既是巨大的機遇,也是巨大的挑戰。在“大數據”時代,IT解決方案既要能夠更高效、低成本的存儲和管理,也要能夠更快速、靈活及穩定的檢索和分析,這時企業也需要在硬件方麵跟進與適應。而在軟件上,需要企業的CFO在加大對數據收集的基礎上,提高分析數據、優化數據、利用數據的能力,並將這種能力演變成企業的軟實力,提供更準確的、更有價值的數據,為企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培養溝通軟技能

溝通是一種藝術和技能,對於在公司中常常身兼多種角色的CFO來說,尤為如此。

CFO除了是出色的財務專家外,更是優秀的管理者,他們需要了解市場、生產、工藝、人力資源等知識,並能和董事會、商業夥伴及員工進行有效溝通。CFO既要處理好與股東、董事會及審計委員會、社會審計機構等的外部關係,同時,又要處理好與CEO、內部審計機構、CIO等關鍵人物的內部關係。對於CFO而言,溝通能力很重要,因為CFO需要各部門的支持,沒有其他部門的支持,任何監控都是蒼白的。

CFO的工作有“三多”:一是涉及的內容多,企業幾乎沒有一項活動不涉及錢的;二是涉及部門多,除了要與企業股東和高層領導有效溝通外,還要與企業內所有部門進行協調;三是涉及關係多,企業外部如客戶、工商、稅務、銀行、財政、海關、審計、政府部門等都需要打點。因此,CFO應有溝通能力與技巧,巧妙處理複雜的各種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