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與回報要保持公平,才能讓人信服。麵對有失公平的回報,我們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進行“追討”。
6.1 你的回報與付出成正比嗎
銷售行業有一句話:起得比雞早,睡得比豬晚,幹得比牛多。這確實也是銷售人員的真實寫照。
大多數人每日辛勤地奔走於客戶與公司之間,以求在這兩方資源中實現自己的銷售價值,然而,往往就在為公司創造了利潤,又為客戶提供了最佳的解決方案時,銷售人員自己的應得回報卻姍姍來遲。這不免讓銷售人員對公司的承諾和薪酬製度產生了質疑,感覺自己被“耍”了,白白忙活了一場。
就拿小雪的一次經曆來說吧。
那是一個學校的智能控製係統的招投標項目。本來這個項目公司全然不知,可是小雪的老公在招標公司上班,他在家加班做標書的時候,看到了這個信息,小雪覺得可以嚐試一下,反正招標要求公司也具備,最終能否中標也是由報價決定的,是一場公平的招投標項目。
於是第二天,小雪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主管,主管又告訴了總經理,幾個人在一起商量,反正前期不用什麼投入,就是花些時間做幾份標書,花幾百元買招標文件。於是總經理同意了小雪的想法,並告訴小雪,這個項目的標書由她來做,中間需要什麼資源直接找主管申請。
得到了總經理的認可,小雪的標書製作工作自然比較順利。技術標完成後,就差商務標的製作了。小雪便找到總經理,確定報價,總經理也向小雪詢問了一些目前所掌握的信息,尤其是中標的相關內容。小雪靠著老公這個知情人,自然對中標的要求了如指掌,並且全盤告訴了總經理。
總經理看到小雪如此上心,便說道:“你看著辦吧,不中標咱們也就損失幾百元,中了標更好,這次你做主吧。反正公司的項目報價你也清楚,如果真的中標了,純利潤的20%就是你的獎勵。”
聽到老總這麼說,小雪更是上心了。她在每一項產品的報價上都做了對比分析,沒有價格優勢的產品,小雪也選擇了替代品進去,終於把商務標的報價做出來了,而且預算部也對此次報價進行了分析,確認純利潤在25%~35%,也就是說,小雪的標書符合公司的投標標準。
招標的當天,發標方說道:“此次中標是根據最低價選擇的,誰報的價格最低,誰就中標。”等待了4個小時,發標方與招標方終於出來宣讀結果了,小雪代表的公司中標了。
帶著這個好消息,小雪回到了公司,總經理也安排相關的人員配合小雪後續的供貨和施工工作。就這樣,三個月過去了,工地那邊的工程已經結束了,並且通過了甲方的測試,而且最後的尾款也如數打入了公司的賬戶。小雪滿心歡喜地等待著老總的獎勵,可老總似乎根本沒有獎勵的意思,即便小雪多番暗中提醒仍然未果,最後,小雪決定直接找領導談。
最後老總的回答讓小雪選擇了離開。老總這樣說道:“小雪,其實這項工程咱們沒賺多少錢,你也知道後續的公關花了不少,而且施工人員的人工費也增加了,純利潤根本不到20%。而且這期間,很多人都在幫忙,我也得給他們點獎勵啊,所以之前答應你的純利潤的20%隻能降低點了,就給你5%吧。明天會計會把錢打到你的卡裏,就先這樣吧,以後有好的項目了,我再多給你。”
聽到這樣的答複,看著自己卡中的獎勵數字,小雪覺得公司領導有失威信,而且在整個項目過程中,大家都是避而遠之,沒有願意幫忙的,基本上都是自己一個人在忙,這會兒分錢了都來了,算什麼事。綜合考量之後,小雪遞交了離職申請,決定另謀高就。
在現實中,這種幹得多,拿得少的事情可以說是屢見不鮮的。似乎報酬的分配主動權全部在領導的手中,無論之前的獎勵承諾是什麼,也不管薪酬製度的條文規定怎麼說,總之,領導說了算。這就主觀造成了很多銷售人員的付出與回報的失衡,讓他們的內心不禁對公司產生了失望,無奈之下,隻能棄暗投明,另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