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索羅斯在與羅傑斯合作時,就是遵循這種先投資,後考察的方法。兩人都認為,他們不可能從華爾街分析師身上學到太多東西,所以他們都注重自己的考察。
為了提出某種假設,索羅斯每天都要深入閱讀二三十份公司年報,希望找出若幹有趣的企業發展情勢或若隱若現的長期趨勢。在調查上,索羅斯也有自己的方法和風格。他與1500家以上的公司保持著經常性的聯係,掌握著這些公司的業務記錄、產值情況、經營狀況和股票行情。為了進一步了解情況的準確性,索羅斯還經常親自到這些公司,與這些公司的負責人進行長時間的交流。有時為了明確是否需要繼續投資,他往往一天要和8家以上的企業負責人談話,分析公司的年度報告表,在與這些負責人交往和分析報告的過程中,進一步預測形勢的發展趨勢。
先投資,後調查,是索羅斯不同於其他華爾街投資者們的聰明之處,也是他一貫的投資風格。
索羅斯的投資手段:樂於賣空
在投資風格上,索羅斯除了正常的低價購買、高價賣出的投資習慣以外,他還特別善於賣空。賣空是指當股票投資者預測到某種股票價格會下跌時,股票投資者向經紀人交付抵押金,從經紀人手中借入該股票提前拋出,等到該股票價格果然下落時,再以更低的價格買進股票歸還經紀人,在這個過程中獲取差額收益。
根據賣空者的不同目的,可將賣空行為分為三種:一種是投機性賣空,其出售股票的目的是預期該股票價格會下跌,以後再以較低的價格補進同樣的股票,從而獲取中間差價。這種賣空有著較強的投機性,風險大,利潤也大;一種是用於套期保值的賣空,其目的在於避免股票由於市價下跌而帶來的損失;三是技術性賣空。
由於賣空交易作為一種投機行為會對股票市場造成不利的影響,所以有的國家通過法律的形式對這種行為嚴格控製,有的國家則完全禁止賣空交易。
但是索羅斯對這種規定全然不顧,對賣空行為可以說是樂此不疲。
賣空其他機構投資者喜歡的股票,並從中獲利,會給我帶來一種邪惡般的樂趣。他的基金公司把賭注下在幾個大的機構上,大量賣空他們喜歡的股票,最後這些股票價格果真急轉直下,索羅斯基金賺了大錢,這給他帶來謀劃後的喜悅,而那些機構投資者則叫苦不迭。
索羅斯賣空牟利最為經典的案例就是他與雅芳化妝品公司的交易。雅芳公司是美國著名的化妝品傳銷公司。在這次交易中,為了達到賣空的目的,索羅斯基金以市價每股120美元借了雅芳化妝品公司1萬股股份賣出,一段時間後,這支股票價格開始狂跌。兩年以後,索羅斯以每股20美元的價格買回了雅芳化妝品公司的1萬股股份。結算下來,索羅斯從這筆交易中,以每股100美元的利潤為基金賺了100萬美元,幾乎是5倍於投入的贏利。
索羅斯賣空的另一個典型案例是1992年成功狙擊英鎊。索羅斯通過英鎊空頭交易這一石破天驚之舉獲得了將近10億美元的總利潤,再加上在英國、法國和德國的利率期貨上的多頭和意大利裏拉上的空頭交易,所得利潤更是驚人。
索羅斯對於這樣的投機活動由衷地喜好,仿佛自己就是專為投機而生的。沒有投資,也許索羅斯會一事無成,一文不名,也就不會賺取那麼大的巨額收益。正是因為這點,使得人們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他有“股市天才”、“哲學家類的投資者”之類的美稱,也有“惡魔和黑手”、“惡意投機者”、“貨幣危機的犯人”、“金融殺手”“全球金融界的壞孩子”之類的不好頭銜。
索羅斯從不覺得投機交易是不道德的行為,他說:“對外彙市場而言,投機行為可能會有害處。但是任何企圖遏製投機的措施,如外彙管製,危害往往更大。固定彙率製度有很大的缺點,早晚都要瓦解,而在自由浮動的彙率製度中,投機性交易會占有愈來愈重的比重,而在這個過程中,投機在本質上變得更為追逐趨勢,使得彙率的波動慢慢變大,直至整個製度崩潰為止。”
索羅斯進行的投機行為表麵上看起來缺少道德,但他這樣的行為卻給發達國家的資本市場注入了莫大的生機,起到了一定的能量釋放的作用。
處變不驚、心平氣和看成敗
投資市場風雲詭譎,你可能一夜暴富,也可能一瞬間變得傾家蕩產。許多投資者既贏不起,也輸不起。他們可能會被勝利衝昏頭腦,變得得意忘形,也可能會被失敗徹底打垮,在市場上再也站不起來。
索羅斯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投資經理人之一,在他身上不僅體現著一般投資家所沒有的膽識和才華,還體現著一般的股市投機者所不具備的處變不驚、心平氣和看成敗的心態。
索羅斯在每次取得成功之後,都顯得異常地平靜,不管是取得了多麼大的成功,也不管贏得了多麼高的利潤,他都沒有失態過,這使得他能夠在勝利麵前保持清醒的頭腦,爭取更大的成功。
1985年,索羅斯準確地預測到了美元彙率將要出現的變動,並及時采取了相應的投資措施,一夜間他就贏得了4000萬美元的利潤。當他的雇員將這個驚人的好消息報告給索羅斯的時候,他顯得異常地鎮靜,似乎不能從他的麵部表情窺探出他的內心變化,他沒有因為巨額的贏利而得意忘形,他滿腦子裏想的仍是抓住這次難得的機會,取得更大的利潤。他拿出15億美元的巨款押在日元和德國馬克上麵,不斷地購入和賣出,最後使得量子基金在這次美元彙率變動中贏得了高達15億美元的驚人利潤。
如果當索羅斯聽說贏得4000萬美元後,就失去冷靜理智的心態,心滿意足地飄飄然起來,那麼他就不可能正確判斷形勢,更不可能做出追加資金的正確決策,也不可能有後來的15億美元。在成功時,處變不驚、冷靜觀察是很多投資家在一般情況下很難做到的一點。索羅斯之所以能夠做到,是因為索羅斯深知業內風險。他曾經對人說,金融投資是不穩定的,沒有永恒的金融公司,這是這一行固有的特性,幹這一行要做好失敗甚至滅亡的心理準備,但是他希望的是這種不幸“不要在今天下午發生”。對市場有著充分認識的索羅斯是很難在一次的盈利麵前變得飄飄然的。
投資者看到索羅斯取得的驕人業績,由此堅信索羅斯的所有投資理論和投資策略都是無往不勝的,索羅斯的做法應該永遠都是正確的。但索羅斯針對投資者的這種認識說:“人們往往被我的常勝而誤導。我可以毫不介意地說,我和其他人犯同樣多的錯誤。但我覺得我的過人之處在於能認識自己的錯誤,這就是我成功的秘訣。我獲得的最重要的洞察力就是認識到人類的認知具有必然的不正確性。”
對於其他人來說,犯錯是羞恥的淵藪,而對我來說,意識到我的錯誤是驕傲的源泉——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改正我們的錯誤。多數投資者常常因為害怕失敗,而變得膽戰心驚、憂心忡忡,但要知道投資失敗是難免的,在風險不斷的股票市場幾乎沒有“常勝將軍”,就連索羅斯也有犯錯誤導致失敗的時候。但是他在失敗麵前,沒有氣餒,也沒有洗手不幹,而是以一顆平常心去麵對,不斷地總結教訓,調整投資策略,重新尋找投資機會,以便把握時機,獲取下一次的勝利。在這方麵索羅斯表現出了既贏得起又輸得起的氣量,他說:“如果你自以為是成功的,那麼你將會喪失使你成功的機會。一個人必須願意承認錯誤,接受痛苦。如果犯了錯誤不承認,不願意接受痛苦,甚至不再感到錯誤的痛苦,那麼你就會再犯錯誤,就會失去贏的優勢。”對於索羅斯來說,如果不能找到缺陷,他就會變得急躁不安,以致背部疼痛,一旦發現錯誤,他就會感到很舒適。
不管成功也好,失敗也好,賺錢也罷,虧損也罷,索羅斯都能處變不驚、心平氣和的去看待一切結局。在他的人生裏,錢已經變得不再重要,賺錢是他的工作,不是他的目的。這樣的心理是很多投資者應該借鑒和學習的。
明察秋毫、見微知著
索羅斯能夠預見市場的發展趨勢,能從日常不起眼的小事中發現投資商機,能從他人平淡無奇的話語中解讀出重要的買進或賣出的訊號,尤其是從各國重要領袖、經濟界的重要人物的談話中解讀出一般投資者所不能領悟到的非常重要的內涵,從而比別人提前一步采取相應的策略。這就是所謂的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1972年的一個晚上,索羅斯聽到了一條消息,國民城市銀行要招待證券分析師吃晚飯。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事,而且在一般人看來也算不上多麼重大的新聞。但未在受邀請之列的索羅斯,卻敏銳地覺察到了其中必會發生不尋常的事情,他猜測銀行業可能要公布利多消息,於是他立即買進了經營體製較佳的銀行股。後來的事實證明索羅斯的這一判斷是正確的,他買進的股票上升50%。
用心領悟報紙、電視、廣播中發布的信息,用心領悟事件的涵義,商機就隱藏於其中,甚至是隱藏在不經意的談話中。
1992年,德國中央銀行行長史萊辛革在一次演說中說道:“如果投資人認為歐元是一籃子固定的貨幣的話,那就錯得離譜了。”史萊辛革這樣說的背景是,當時的德國政府為了發展本國經濟,將馬克的利率進一步提升,從而使得馬克在國際市場上成為了強勢貨幣。處於歐洲貨幣體係中的英國和意大利兩個國家,為了維持彙率的穩定性,不得不跟著提升本國各自貨幣英鎊和裏拉的利率,但是,當時的英國和意大利的經濟狀況都不是很好,因此對德國的做法甚是不滿。
史萊辛革的這句話在一般人聽來也並沒有什麼,但是索羅斯卻不這樣認為,他覺得裏麵大有文章可做。事後索羅斯與史萊辛革之間進行了一番談話,當索羅斯問史萊辛革是否喜歡以歐元作為統一貨幣時,史萊辛革回答說,對於歐元的構想他是感興趣的,但是他表示不喜歡歐元這個名字,如果用馬克作為歐洲的統一貨幣的話,他容易接受。從史萊辛革的一番話語中索羅斯解讀出了意大利裏拉變得較為虛弱的弦外之音,於是他做出了放空意大利裏拉的決定,由此賺得了3億元的利潤。同時他又借了一大筆英鎊,改換成馬克,又從中獲得10億美金的巨額利潤。
索羅斯將靈敏的嗅覺伸向了社會的各個領域,不放過任何一次對投資有利的信息。他善於觀察政治局勢對股市的影響,及時捕捉局勢動蕩帶來的市場突變,也獲得過極大地成功。
1973年10月埃及和敘利亞武裝部隊大規模進攻以色列,引起索羅斯對軍事工業的密切關注。1974年,索羅斯通過軍工企業的股票開始大發其財。索羅斯還從一些細微的變化中成功地預見了食品危機,購買了化肥、農場設施和糧食加工業的股票,獲得了可觀的利潤。在凡人眼中的一場混亂,索羅斯卻能辨識混亂的類型,這是他的一項重要能力。長期追蹤避險基金績效的華爾街公司的領導人李伯評價索羅斯說:“他以全球的角度觀察大勢,他極了解市場是如何運作的。”
你的思考一定要全球化,不能隻是很狹隘地局限於一隅,你必須知道此地發生的事件,會如何引發另一地的事件。索羅斯之所以能夠從一些看似無用的信息中窺探出隱藏的商機,是與他淵博的知識、深刻的思維、廣泛的信息來源、豐富的想象力、準確的判斷力密切相關的。為了保持敏感性他時刻關注著對投資有影響的各種形勢的變化,他每年訂閱的報刊達數十種,每天花大量的時間閱讀報刊雜誌,從複雜多變的信息中,尋找那些影響局勢變化的因素。這使他對各種信息保持著一種敏感性,能夠明察秋毫、見微知著,產生聯想。
保持高度的警覺性
金融市場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任何一個投資者都不可能在短暫的時間內窮盡所有的信息,所以投資者需要時刻保持警惕,這樣才能追趕上市場變化的步伐。然而很多投資者盡管很聰明,也有很高的判斷力,但是卻很難始終如一地做到這一點。在市場波動頻繁的時候,一些突變可能會刺激他們的神經,讓他們保持清醒,對外在的異常現象非常關注,生怕錯過一次難得的大好機遇或是遇到重大的風險而遭受損失。但是當市場看起來風平浪靜的時候,他們就會變得麻痹大意,喪失警惕性和對市場細微變化的敏感性,當機會或風險突然出現的時候變得措手不及,後悔不已。
然而發出再多的感歎也於事無補。投資者要知道,市場永遠不會有真正的風平浪靜,市場是開放的,任何的外在因素都可能對其造成影響,大到突發的軍事政治事件、供求關係的變化,小到金融市場頻繁的買入或賣出,都可能激起股市的震蕩,使其隨時變得波濤洶湧、風高浪急。有時市場越平靜,隱藏的變動就越大,就如同暴風雨到來之前的悶熱天氣,一點風都沒有,一旦風雨大作,就有排山倒海之勢。
所以投資者要保持自己嗅覺的靈敏性,擺脫惰性心理,時刻關注市場的變化,不僅要注意一些明顯的變動,也要注意認真分析那些看似平常的細微變化,從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從而結合自己的知識進行形勢的預測。隻有這樣你才能比別人多一次勝出的機會。如果等到眾多的投資者都覺察到市場變化帶來的盈利機會的時候你再行動,分到的利潤就可能微乎其微了。
索羅斯作為金融界的大鱷從不敢將投資看做是人生的一場遊戲,而是在任何時候都保持對市場的敏感性和警惕性,使全身的細胞都處於戒備狀態之中,時刻關注著市場的一舉一動,按照索羅斯自己的說法就是使自己的“每一根神經都不空閑”。因為他知道風平浪靜的市場,也會給投資者帶來傷害。他還把保持警覺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並要求下屬人員也這樣去做。
超凡的警覺性是索羅斯不同於一般投資者的特點之一,對於任何一項不起眼的變化他都會放到更為宏觀的環境中去考察,預測其對投資市場可能產生的影響。
他不僅留意外在環境的細微變化,還非常注意重要人物在日常生活中所說的話,不僅明白其表麵意思,還注意揣摩所隱含的信息。此外他還關注自己內心的變化。
人對事物的認識並不完整,並由此影響事物本身的完整,得出與流行觀點相反的看法。流行的偏見和主導的潮流互相強化,直至兩者之間的距離大到非引起一場大災難不可,這才是你要特別留意的,也正是這時才極有可能發生暴漲暴跌的現象。警惕意識常常使索羅斯立於不敗之地,因為他不願意接受投資失敗所帶來的損失和生理上的痛苦——背痛、腰痛、肩痛。因此他對風險非常警惕,當這些痛苦給他暗示風險時,他會變得更加警覺,他會對每處細節的變化都認真地研究,對投資工作的每一個層麵都考慮周到。而當塵埃落定,一切變化都轉化為無法改變現實的時候,他又顯得非常從容。
正是索羅斯的這種高度的警覺性,使得他在行動上比別人快半拍,當別人還被蒙在鼓裏,不知怎麼回事的時候,他已經采取行動,搶占先機;當那些欠缺警覺的投資者還在悠閑地享受生活的時候,索羅斯已經到市場尋找機會;當那些投資者還在盼望著能在股市上撈得更大的利益時,索羅斯已經看出了蘊藏的殺機,快速躲閃,退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