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大膽而感性的投資風格(1 / 3)

勇於冒險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金融投資市場往往充滿了風險,投資者要想贏得高額利潤,就必須承擔較大的風險。因為如果不勇於冒險,投資者就有可能喪失許多成功的機遇。

索羅斯就是一個勇於冒險的投資家,被人們譽為經典的冒險家、杠杆王。翻開索羅斯征戰金融界的記錄,你會發現當他看準了時機且認為利潤可觀時,他敢於拿出公司的全部家當下注。有時候,他還會以超過公司全部資產的數額來下注。一般人都會被索羅斯的這種霸氣所嚇倒,他這種富有膽量的作風,在華爾街是少有的。

索羅斯曾經說,風險對他而言至關重要,能促使他的腎上腺素分泌旺盛,危險能給他以刺激。他認為“市場總是在重重憂慮中攀升”,所以他在投資時不喜歡受到某種規則的約束。高風險的金融市場似乎對他有著無比的吸引力,因而他特別喜歡尋找遊戲規則裏的變化,注意市場不願意接受的投資命題,他認為這類投資命題強而有力,最富挑戰性。

盡管在高風險的市場運作中,他也遭受過慘重的失敗,但是索羅斯認為,承擔風險無可指責,但要記住不要去做孤注一擲的冒險家。索羅斯在從事冒險之前,是評估過風險,下過功夫研究的,他的冒險並不是不顧安全考慮的貿然行動,“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才是他堅持的神聖定律之一,是他成功的重要保障。所以他從不玩走鋼絲的遊戲,在他身上具有作為一個投資者自我保護的意識和善於保護自己的能力。在機會來臨時他敢於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冒最大的風險。當事與願違時,他寧可損失一部分資金,也要及時退出市場,以便保存實力,把握住下一次的投資機會。

索羅斯在投資市場中的冒險勇氣與他顛沛流離的經曆也是有關的。在二戰期間,索羅斯一家人為了躲避納粹的追捕,曾屢次行走在危險的邊緣。這段經曆使索羅斯意識到“冒險是正確的,它是生存的必需”,但為了生存,冒險不能孤注一擲,要給自己留下餘地。這奠定了索羅斯日後打拚國際金融市場的一個基本原則:勇於冒險,但絕不冒毀滅性的風險!

正是因為索羅斯身上的這種冒險勇氣,使得他在1969年和一個同伴籌集到了400萬美元的資金,開創了後來名震世界的“量子基金”。並在1992年,對世界最堅挺的貨幣之一——英鎊發起一係列猛攻,最終迫使英鎊退出歐洲貨幣體係。

狙擊英鎊讓索羅斯短短一個月就淨賺了15億美元,其量子基金也增值到70億美金。人們因此賦予了索羅斯“令英格蘭銀行破產的人”的別號。

當你對某筆投資交易充滿信心時,就要直擊要害。要知道,即便是想當好一隻豬都需要勇氣,要想追求建立在高負債基礎上的利潤就更需要勇氣。如果你認為自己是正確的,賺再多也不會嫌多。但索羅斯並不因此而滿足。此後,他更靠著超人的勇氣對東南亞展開了“掃蕩”,並於1997年摧毀了東南亞地區的金融體係。

在索羅斯冒險投資的背後,有著很深的理論支撐。他的下注方式是:有理論有根據,依研究報告為輔,嗅出市場亂象浮現,調集大筆資金,予以致命重擊。在眾多的理論中“與矛盾共生”的準則是他采取冒險行動的依據。索羅斯認為,股市會受到相互牽製的多種因素影響,所以在一種情形下他會采取一種交易模式,同時在新條件下采取相反的做法。這種同時以兩種相反的理論作為指南的策略,是索羅斯“不冒毀滅性危險”理論的現實體現。

果敢的冒險精神、睿智的冒險思路,再加上一雙頗具靈敏洞察力的“鷹眼”,使索羅斯成為了真正的冒險投資家。這也是索羅斯戰績顯赫的重要原因之一。

思想敏銳行動果斷

在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裏,不管是投資者還是投機者,要想抓住賺錢的機會,思維敏銳、行動果斷是必不可少的素質之一。因為賺錢的機會並不是明顯地擺在人們的眼前,而是隱藏在人們眼睛看不見的地方,等待著人們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判斷力去“摸”,誰的想象力和判斷力強,誰發現賺錢的機會就多;誰的行動果斷,誰抓住賺錢機會的可能性就大。相反,在機會麵前猶豫不決,缺少清醒的頭腦和果斷的作風的人,即使機會出現在麵前,也會被放跑。

索羅斯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投資家之一,從他進入國際金融領域至今,他所取得的驕人業績,贏得的巨額利潤,幾乎無人能比。這除了與他超人的勇氣有關之外,還得益於他敏銳的思想和果斷的行動。

當投資機會來臨時,不要畏首畏尾,裹足不前。如果有利可圖,而風險又在可承受的範圍內,就應果斷采取行動。索羅斯有著淵博的知識和較為廣泛的獲得信息的渠道,這使得他在尋找賺錢時機方麵有著準確的判斷力、敏銳的嗅覺和超出常人的想象力。他能夠從政治、軍事等領域內的蛛絲馬跡和不起眼的小事中,預測到經濟領域可能發生的變化以及對未來投資市場的影響,從而尋找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賺錢機會。在這些機會麵前他從來都是行動果斷,毫不含糊的,當做決定的時機成熟時,他絕不會花15分鍾以上的時間做研究。

索羅斯既有認識機會的敏銳性,又有捕捉機會的果斷性。他的這種能力幾乎超出了人們的想象,他能夠根據一場不起眼的局部戰爭,預見到某些高技術領域將受到重視,並采取果斷行動,比其他投資家搶先一步獲得先機。1973年,埃及與敘利亞之間的戰爭使索羅斯果斷地將投資的重點轉向了洛克洛德公司等握有大量國防部訂貨合同的公司股票,最終贏得了巨額利潤。

另一個例子是在1992年襲擊英鎊的戰役中,他問手下悍將德魯肯米勒到底拋出了多少,德魯肯米勒回答拋出了10億美元,並表示擔心是否出手太重。豈知索羅斯反問一句:“這也算是一個頭寸嗎?”並要他加碼一倍,才肯罷休。

索羅斯在投資風格上行動果斷,這說明他對風險有著較強的承受能力。因為在股市運作中,機遇向來都是與風險並存的。在市場中為了抓住機遇贏得高額利潤而投入大量的資金的同時,也就將相應的風險擔在了自己的肩上。

正是由於索羅斯認識機會的敏銳性和捕捉機會的果斷性,使得他在投資領域取得了驕人的業績——索羅斯基金呈量子般增長,到1980年12月31日為止,索羅斯基金增長3365%。而標準普爾綜合指數同期僅增長47%。

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直覺和本能

股市炒作離不開靈感和直覺,真正能賺錢的是那些持有與眾不同的意見的投資者。索羅斯能夠在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上,及時捕捉投資時機並從中獲得線索,獲得驚人的成功,與他將自己的直覺與邏輯成功地結合在一起有很大關係。

所謂直覺是指對某件事或某個問題的靈感、頓悟,是對問題長期思考卻又百思不得其解後,在苦惱之中,大腦中突然閃現的一道耀眼的光芒。換句話說,直覺是在沒有充分資訊的情況下,做出正確決定的一種能力。正因為它不是經過有意識的思考或推理而得,所以它好像是從天而降、憑空冒出的一種感覺。

能夠認識邏輯和直覺的不同作用,並有機地把兩者結合起來的人是不多見的。因為,在一般情況下,重視邏輯的人,往往忽視直覺的作用,而僅僅依靠邏輯思維進行決策,又常常會出現決策過程的猶豫不決;相反,喜歡依靠直覺的人,又常常缺乏邏輯思維能力,而僅僅依靠直覺進行決策,往往容易出現決策的盲目性。而索羅斯能夠將直覺和邏輯思維能力很好的結合起來。

判斷對錯並不重要,重要的在於正確時獲取了多大利潤,錯誤時虧損了多少。索羅斯有著為人所稱道的直覺能力。他在說明他的這種特殊能力時強調,這種能力不能用科學來說明,應該用藝術來解釋,它不是純粹的理性,因而給人難以捉摸的感覺。

索羅斯還認為,憑借知識進行分析並不是投資的全部,直覺的作用很重要。他常常把直覺作為一種投資工具。他自己稱他不喜歡一成不變的方式,因而努力讓自己隨機應變。他並不花費很多時間閱讀和研究股票分析報告,他認為這種分析沒有任何理論依據,因此他主要通過閱讀不同行業報章,來形成自己的見解和判斷。

量子基金前首席基金經理德魯肯米勒在評價索羅斯的這種能力時說:“他發展出避險基金的模範,管理的時間比任何人都長,也比任何人都成功。在我看來,這不是能夠學習的東西,完全是一種直覺、一種藝術,而不是科學。”“他頻繁的直覺活動是與他那追蹤問題的執著精神和靈活多變的意識分不開的。這使得他在決定事情或做出選擇時,變得果斷和毫不猶豫。他曾經說:‘要服從你的直覺而避免從眾。’但這種直覺並不是賭徒的直覺,而是綜合經濟現象作出經濟決策。”

索羅斯的直覺能力,還表現在他的自保能力上。自保能力是一個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在投資市場上,使用投資杠杆可以在投資方向正確時產生極佳的效果,但是如果預測失誤,就會遭到淘汰。這時投資者常常遇到的問題是,如何在冒風險的同時還能保證自身的安全。這除了對形勢的理性判斷之外,還要依靠求生的直覺和本能。索羅斯的直覺能力能使他知道什麼時候是正確的,什麼時候是錯誤的,從而減少損失。

但是僅僅依靠直覺會存在一定的缺陷,這會使思維方式變得簡單,在做出決策的時候出現失誤。這就需要投資者在相信直覺的基礎上運用嚴密的思維邏輯。索羅斯不僅具有很好的直覺,他的抽象思維能力也是很強的。當其他投資者關注某一行業股票時,他總是結合涉及複雜國際貿易狀況的整個宏觀經濟主題進行通盤考慮。

這與他對哲學的喜好不無關係。索羅斯長期熱心哲學探討,對波普的哲學喜愛有加,在華爾街一舉成名之前的幾十年的時間內,他都沒有喪失對哲學的這種喜好,這使得他具備了一般的投資者所不具備的超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他常常通過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將自己容易出現的錯誤意識,轉化為指導自己以後行動的思維觀念,以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索羅斯能夠在投資或投機決策中,將直覺與邏輯思維能力交叉使用,既防止了決策的盲目性,又克服了決策過程猶豫不決的現象,這是一種很難得的思維活動過程。在直覺決策的過程中,通過嚴密的邏輯思維,進行科學可靠的論證,並對投資的預期結果形成一套理論,這個理論框架包括了投資決策的依據和對結果的預期判斷。

獨立思考,積極應變

索羅斯能夠在投資市場上贏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成為叱吒風雲的金融人物,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能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積極應變,不人雲亦雲、跟在別人後麵跑。

金融運作和股市投機,不能隨大流,跟在別人屁股後麵跑,充其量隻能得到一點微薄小利,如果運氣不佳,還有被套牢、遭受損失的可能。因此索羅斯認為,投資者必須樹立自己獨立思考的投資習慣,這是確保投資盈利的基礎。

索羅斯認為,基金公司的管理人要想將事業做大,就必須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形成自己的見解,這樣在別人沒有發現商機的時候才能大賺一筆,而在別人遭遇風險的時候,才能夠化險為夷。其實索羅斯早在小金融公司做事的時候就能夠依靠自己的判斷,確立自己的投資目標。索羅斯以能獨立思考為傲。無論是炒股票,還是買期貨、證券、債券,都能得手,不管是股市爆漲還是慘跌,他都能賺到錢。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他有與眾多的炒家不同的炒作理論和行為。

索羅斯不像眾多的投資者那樣盲目聽信所謂投資專家的建議。大部分投資者覺得專家的分析有分量、有影響,會給自己帶來好的收益。然而索羅斯一向看不上這些所謂的專家,他認為華爾街地區的股市分析家們以及各大銀行機構的工作人員都隻不過是一些公司的宣傳者,從他們身上學到太多的東西是不可能的。

索羅斯認為,自己獲取信息,自己進行分析,自己做出判斷,是投資的基礎,也是行動的依據。所以索羅斯的投資公司,在買進股票或證券的時候一般不會與所持股票較多、規模較大的投資公司或銀行信托部門保持業務上的合作,隻有在兩種情況下才會與這些公司發生聯係,一是向他們拋售股票或證券,二是利用這些公司的錯誤決策賺得利潤。例如,投資公司聽說市場上有一家著名房地產公司的股票行情不錯,就打算搶購這些股票,而索羅斯認為這不過是有人故意製造的傳聞而已,這隻股票價格是不會上漲的。於是他就趁機將手上持有的這家房地產公司的股票全部賣掉,吸引兩家大的公司競相購買,索羅斯在叫價的基礎進一步抬高價位,最終成交。但是沒過多長時間,這家公司的股票價格就開始下跌,索羅斯因此又得到一筆票據利潤,而購買了這隻股票的兩家公司則連連受損。

我們是從這一假設前提入手的:股市通常是不可信賴的,因而,如果在華爾街地區,你跟著別人趕時髦,那麼,你的股票經營注定是十分慘淡的。華爾街地區的大多數股市分析家隻不過公司經營的宣傳者,他們從公司的年度報告或其他人的報告中抄襲出自己的投資報告,這樣的報告能揭示多少有價值的東西呢?正是靠著這種獨立的判斷,使得索羅斯能夠在投資市場上不為潮流所動,賺得了大把的鈔票。類似的例子不在少數。還有一次,有許多經濟界的人士預言紐約城市公司麵臨破產的結局!人們聽到這一預言後,不假思索,更不去調查事實的真相,就瘋狂地拋售這家公司的有價證券。但索羅斯並沒有跟著他們走,而是保持冷靜,進行了認真的調查,他發現這家公司隻是暫時遇到了困難,根本就不會破產。所以就在人們拋出股票的時候,他卻以極低的價位大量地買進了這些股票。後來,這家公司慢慢從困境中走了出來,它的股票價格由此而迅速上漲。那些原先拋出股票的投資者們後悔聽了這些經濟家的預測,又紛紛地購入這家公司的股票,而此時的索羅斯卻趁機將股票售出,這一買一賣使他獲利不少。

獨立思考、深入分析、準確判斷,是索羅斯追求的風格。索羅斯的貼身助手羅伯特·米勒說:“索羅斯的獨特之處在於:在一種股票流行之前,他能夠透過烏雲的籠罩看到希望……他很清楚為什麼要買或為什麼不買。索羅斯的另一長處在於:當他發現自己處境不利時,他能走出困境。”正是由於長期遵循著這樣獨特的投資風格,才使他不被那些庸俗不堪的股市分析家們左右,堅持走自己的道路。

關注大事忽略細節

人們投資於股市也好,投資證券或金融也好,目的都隻有一個,那就是賺錢,而且賺得越多越好。也就是說投入資金的贏利是投資者們共同追求的。因為利潤是投機的生命,有利潤,才有投機者的快樂。索羅斯也不例外,他投資市場也是為了贏得高額利潤。但是索羅斯從不過多關注這些,他認為這是屬於細節上的不值得關注的小事,尤其是每筆交易賺了多少,其中自己付出了多少,自己所得應占多大份額,分紅是否公平等等更是索羅斯認為的細枝末節的東西。對於這些他從來不去過問,更不會去與公司的員工們爭論,他認為這樣做是在浪費時間,很不值得,畢竟自己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把過多的時間投放在一些細枝末節上,就會迷失方向,把握不好大局,所以他最為關心的是一些大事。

索羅斯所關注的大事,是那些影響市場走勢的重要因素,包括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麵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