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索羅斯的投資忠告忠告(3 / 3)

市場就是這樣無情,即使像索羅斯這樣的國際金融狙擊手也難逃股票市場的惡浪衝擊,也經曆過股票市場的風風雨雨、潮起潮落、興衰成敗。

如果你沒有做好承受痛苦的準備,那就離開吧,別指望會成為常勝將軍,要想成功,必須冷酷!索羅斯在1987年由於預測失誤,將幾十億美元的投資從日本東京轉移到了美國華爾街。結果美國股市出現了大暴跌,索羅斯成了這場災難的最大失敗者,其量子基金淨資產跌落262%,遠大於17%的美國股市的跌幅。

1992~1993年,索羅斯在由英鎊危機引起的一段股市漲跌的日子裏收獲頗豐。至1994年春,索羅斯基金的資產達到110億美元。這是索羅斯的巔峰時刻,但好日子很快結束,在隨後的日子裏,出現了一次對索羅斯來說足以讓他致命的失誤。斯坦利·德魯肯米勒是量子基金的操盤手,他在回憶當初的情景時說,1994年後,量子基金在投資上一直沒有能夠踏準市場的節拍。

1994年2月14日,索羅斯做出了錯誤的決策,將日元賣空,結果在一夜間給自己造成至少6億美元的損失。損失還不止這些,在這一年的11月份,同樣的事情又發生了兩次,造成4~6億美元的巨額損失。

1997年的7月初,索羅斯趁東南亞爆發的金融危機,狙擊泰銖等亞洲貨幣大獲全勝,僅在短短的一個月的時間內他就賺取了20億美元的資產,但不幸的是這些利潤很快流失了。

第二年,索羅斯再度衝擊亞洲金融體係,進攻中國香港,由於香港政府措施得利,索羅斯和他的聯合軍團铩羽而歸。

接下來,索羅斯在俄羅斯的投資損失超過20億美元。為了挽回損失,索羅斯看好美元,做空日元,結果他的預測與市場出現的情況正好相反,索羅斯的基金遭受了嚴重的虧損。

不僅因為投資失敗導致的巨額損失使索羅斯感到非常痛苦,而且錯過一次次的絕好投資機會而造成的損失也使索羅斯陷入極度的痛苦之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索羅斯對科技網絡股泡沫的錯誤判斷。

索羅斯曾經在20世紀90年代初做出“互聯網泡沫將會破滅”的預測,然而讓索羅斯意想不到的是,1998年美國股市上,微軟、英特爾、雅虎、亞馬遜等“互聯網概念股”不斷飆升,其中龍頭股微軟、雅虎等更是創造了財富的神話。量子基金站在了空方一邊,失去了賺錢的大好機會,損失金額高達7億美金。直達1999年,量子基金才大量投機網絡股,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不利局麵,但是好景沒多長,到2000年網絡股泡沫破滅時,由於量子基金仍然看好網絡股,結果其全年淨收益率為-155%。

沒有哪個投資者不對賠錢充滿痛恨,但是與普通投資者不同的是,索羅斯能夠忍受痛苦,他一次又一次地遭受失敗,說明在他身上有著不同於常人的忍受痛苦的耐力。這與索羅斯對市場和投資失敗的認識有關。他認為股票市場本身就是充滿風險的場所,由於股市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很難對其進行準確無誤的預測。因此在投資領域幾乎沒有常勝將軍,永遠的成功是不可能的,但輸的時候,要盡量少輸,贏的時候,要盡量大贏。索羅斯還認為,對於事物的認識缺陷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所以,他不會因為所犯的錯誤而感到傷心,而是有勇氣不斷地糾正自己的錯誤,以免在曾經跌倒過的地方再度絆倒。

在股市的大潮中,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正是因為索羅斯的這種認識,才使他懂得在動蕩的市場中保存實力,以便在恰當的時機能夠扭轉危局。索羅斯有極強的止損意識,能夠將損失控製在20%之內。他認為作為一個理智的投資者應該心平氣和,不能求全責備。正如他經常說的:“如果你的表現不盡如人意,首先要采取的行動是以退為進,而不是鋌而走險。而且當你重新開始時,不妨從小處做起。”正是因為索羅斯的這一寶貴品質才成就了他。

這也是索羅斯在經曆了1987年10月份的慘敗之後,仍能使量子基金1987年的增長率達到141%,總額達到18億美元的原因之一。

一位真正優秀的投資者,不在於他是否永遠是市場中的大贏家,而在於他是否有勇氣從每一次的失敗中站起來,並且變得更加強大。隻有贏得起,輸得起,才不會感情用事,而隻能享受成功、不能承受失敗的投資者是不可能理智而冷靜地對待市場變化的,他們很可能在遭受一次巨大的打擊之後,永遠地倒下,不能東山再起。當你投資失敗後,呆在原地坐以待斃,或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是毫無意義的,你惟一要做的就是忍受痛苦,及時尋找失敗的原因,盡可能減少損失,從失敗中走出來。

忠告9:沉著應對市場波動期

市場的強烈波動往往會引起投資者的恐慌,使他們在價格的大起大落中不知所措。但索羅斯從未因為市場的波動而失去理智。實際上,在市場強烈起伏的時候是索羅斯最為興奮同時也最為沉著冷靜的時候。因為這正是他在投資者的混亂中,渾水摸魚、投資獲利的最佳時刻。

索羅斯在市場波動中的冷靜,甚至是著迷源自於他的投資理論。在索羅斯的投資觀念中,經濟學家們認為的市場平衡和完美是不存在的。他堅信投資者的偏見和預期注定了市場走勢的不平衡,也注定了大起大落的混亂情形永遠不會在金融市場上消失。索羅斯在曆次接受采訪或對外演講中都一再強調市場的不平衡性和投資者偏見對市場混亂起到的推波助瀾作用。

總的來說,我在理解某一事物時的主要立場是注重非完美認知在事件形成過程中的作用。傳統的經濟學理論是建立在平衡的原理上的,在平衡中,使需求和供給達到相等。但是如果你能認識到非完美認識的重要作用,你就會明白你所要對付的實際上是不平衡。索羅斯一直告誡投資者在市場的波動期要沉著應對,而且他自己就是最好的榜樣。索羅斯不是個自負的人,他知道在金融市場的波動期,就算是投機老手,都不敢輕舉妄動。因為即便是最聰明的投資者,也難免失誤;任何自覺充分的判斷理由,都不敢保證結果的符合。在這個時候投機者所能依靠的唯有沉著冷靜,隨機應變。

索羅斯當然知道在市場價格的劇烈波動中投機,就猶如火中取栗般危險。但他依然著迷於混亂的市場,因為他知道,隻要能夠沉著應對,無論勝敗都不會將自己完全打倒,況且,在大多數人都在慌亂中時,冷靜地進行投資,往往能夠獲得暴利。例如他1992年發起的狙擊英鎊行動和1997年引發的亞洲金融風暴使他的名字震驚世界,當然,他也從中獲得了不菲的收益。

在一次次令許多金融精英、投資者甚至普通百姓都為之驚慌失措的金融市場波動中,索羅斯總是既興奮又冷靜。否則,他也不可能巧妙地利用局勢的變化,從中賺得高額利潤。

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經過對股票市場的初步探索後,索羅斯就發現了一個大多數投資者都還沒有意識到的秘密。那時候,一般投資者認為隻有在股市上漲的時候,才能賺錢,而在股市下跌時,就隻能賠錢。那時候的投資者大多都是隨波逐流,跟著市場行情跑,即哪隻股票上漲,就馬上購入,然後,就坐等著股價上漲。但索羅斯卻有他自己的見解,他認為,無論市場是上漲還是下跌,隻要操作得當,就有賺錢的機會。他從不盲目地跟著市場跑來跑去,也從不相信那些華爾街的所謂股評專家們提供的現成報告和數據材料,他總是自己設法收集資料,根據自己的分析得出自己的結論,然後去把握股市的走勢。這往往使他能夠在盲動的人群中得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在混亂的市場中獲取高額收益。

當然,索羅斯本質上也隻是一個投資者,不是真正能夠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神人。麵對風雲變幻莫測的金融市場,尤其是在市場劇烈波動期進行投機行為,索羅斯並不能保證自己永遠正確,但他可以確定的一點是永遠保持理智、冷靜。索羅斯從來就不否認自己會犯錯誤,他甚至承認自己犯的錯誤並不見得比普通投資者少。他一直強調和告誡投資者的是:當你出現失誤時,你所能采取的應對措施以及你所損失的資產是否是最好和最少的。

索羅斯一直強調:“投機者的一窩蜂行為並不能用經濟學中的價格供求去解釋。”在他看來市場是無效的、沒有理性的,所以在這樣的市場中,即便是小心翼翼,也無法避免失誤和損失。

但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索羅斯總能保持冷靜的頭腦。索羅斯經常向投資者們發出這樣的信息:市場的波動通常是不規則的,無規律可言。在市場劇烈波動時,你如果有足夠的能力,那麼可以嚐試著緊緊抓住它;如果實在做不到這一點,最好就要懂得適時地退出市場。

忠告10:股市通常是不可信賴的

索羅斯是個十分自信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自以為是”。他從不相信所謂股評專家的話,對那些專家嗤之以鼻;也從不相信所謂的內部信息,認為那是公司所釋放的煙霧彈;也不迷信某位權威的理論係統,嘲笑那是“哄小孩子的”。索羅斯是一個在股市上有主見的人,他認為股市通常是不可信賴的。

股市上有很多人都迷信所謂的權威,他們認為,即便自己不會預測市場,總有其他人會,而自己要做的就是找到這樣一個人。這種想法其實是大錯特錯的。如果所謂的專家們真的能夠預見到股市的走向,他們就應該趕緊閉嘴,偷偷開一個傭金賬戶然後等著大發橫財;而不是為了幾萬或幾十萬的年薪,坐在狹窄的辦公室裏麵對那些枯燥的數字,然後在電視和報紙上談論它。

正如特雷恩在《點石成金》裏所說:“一個知道如何將鉛字變成黃金的人是不會為每年100美元的報酬而把這個秘密告訴你的。”這就是索羅斯為什麼很少談論他們的行動,也很少預測市場的原因。

索羅斯非常討厭那些所謂的專家們,認為他們的預測是在嘩眾取寵、胡說八道,根本沒有絲毫的價值。他甚至譏諷他們是一群為廣大民眾服務的“百萬富翁”或“千萬富翁”,因為假使他們預測正確一次的話,他們就是家財萬貫的富商了。索羅斯的譏諷一針見血,使那些所謂的股評專家們顏麵掃地,但他們沒有反駁的理由和勇氣,因為索羅斯說的都是實話。

索羅斯也不相信那些“係統”信念,對那些被吹噓為屢試不爽的操盤軟件、分析理論、炒股秘笈也避而遠之。他認為所謂的百戰百勝,隻不過是生產廠家推銷自己生產的炒股軟件的說辭。那些廠家宣稱隻要使用某位權威的係統,就能夠和某位權威賺到的錢一樣多,這是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

另一位華爾街投資大師巴特菲非常讚同索羅斯對此的看法,他反對人們套用他的投資理論:“人們都希望在我這裏找到一個賺錢的公式,然後坐等著錢往外冒。”

人們在投資的時候,往往相信一些所謂從內部透漏出來的消息,認為這些“內部消息”是完全正確的,是賺取大錢的重要途徑,也是一條捷徑。但索羅斯認為隻相信那些“內部消息”並不是投資成功的正確渠道,要通過對公司的年度收支狀況等方麵來判斷該公司的經營狀況,而最能反映一個公司的股票未來漲跌的“晴雨表”是公司的年報。索羅斯就像巴菲特一樣對年報青睞有加,這是他判斷股市走向的重要依據。

索羅斯非常推崇巴菲特所說的一句話:“就算有足夠的內部消息和100萬美元,你也可能在一年內破產。”他經常用這句話提醒自己手下的基金經理們,別相信所謂的“內部消息”。

索羅斯認為股市通常是不可信賴的,不能在股市上隨波逐流。他在剛踏入金融界時是這樣,他在取得巨大的成就以後更是這樣。他從不跟在別人的後麵去吃“剩飯”,在別的投資者都一窩蜂似地去追逐所謂的“牛股”的時候,他卻偏偏向那些無人問津的“熊股”下手。因為根據他的“榮枯理論”,在人們都狂熱地追逐那些熱股的時候,這些熱股也要盛極而衰了,將要暴跌;而那些無人問津的冷股,卻將要否極泰來了。索羅斯從不相信股市的表麵現象,也不會像那些狂熱者毫無理智地把錢投到“陷阱”裏,他有自己的投資原則。

股市通常是不可信賴的,因而,如果在華爾街地區你跟曾別人趕時髦,那麼,你的股票經營注定是十分慘淡的。索羅斯認為,華爾街地區的大多數股市分析家隻不過是公司經營的宣傳者,從公司的年度報告或其他人的報告中抄襲出自己的投資報告,而且其報告根本不能揭示多少有價值的東西。

索羅斯善於獨立自由地思考,從不相信股市,因而他的投資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1973年和1974年,一些大機構持有的股票價格被削減了一半,因而都顯得十分沮喪。而與此同時,索羅斯公司卻創造了神話,1973年贏利84%,1974年贏利175%。

1977年底至1978年初,索羅斯和羅傑斯再次做出了與眾不同的投資,決定再度對技術和軍事工業進行投資。當時,華爾街地區大多數商人不願涉足這一領域,他們認為這個領域的股票沒有前途。

索羅斯在大多數人還沒有覺察的時候,已經看到了這一類股票的巨大潛力。摩根和斯坦利家族的巴頓·比格斯說,“正如你會聽到吉米·卡特總統談人權,喬治18個月以前就在談那些股票。”索羅斯是當時惟一購買這些股票的人。1978年,公司贏利高達551%,資產增值到103億美元。接下來的一年,即1979年,又贏利591%,資產竄至為178億美元。索羅斯的高科技股仍然富有旺盛的生命力,一點也沒有任何衰亡的跡象。

索羅斯之所以成為索羅斯,在很大原因上歸結為他是一個有主見,不相信股市的人。索羅斯認為,隻有相信自己的人,才能在股市中賺到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