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育軍有聲 帷幄之中鑄軍魂(2 / 3)

同時,杜平對執行軍紀較好的部隊進行了表揚。平壤解放之前,政治部向入城部隊規定了入城紀律。政治部12月26日向各軍發出《政工通報第一號》,表揚第一一六師認真執行誌願軍政治部關於入城的規定。該師對繳獲的戰利品不占用、不挪用、不私用,很好地保障城區的安全。該師指戰員為當地群眾修水管、電線,打掃房屋衛生,劈柴淘米,還組織小型群眾會,大力做好群眾宣傳,深受當地群眾歡迎,大大密切了軍民關係。同時,他們還以實際行動揭穿敵人的謠言,揭露敵軍對誌願軍毫無事實根據的誣蔑,使朝鮮人民群眾充分認識到誌願軍是人民的軍隊,是為人民打仗的!

動員助戰細微處

為了強渡臨津江,突破麥克阿瑟所謂必須固守的“三八線”,給美、李軍沉重打擊,根據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彭德懷與金日成商定,集中9個軍團,於1950年除夕之夜發起新年攻勢,粉碎敵人在“三八線”既設陣地的防禦。

為了打好這一仗,杜平要求各級政治機關派人深入戰鬥基層,逐洞逐屋進行動員,使動員工作普及每一位指戰員。積極發動指戰員講困難、擺問題、提辦法,事事往最壞處著想。例如:研究爬懸崖梯子的架設與攀登方法;準備徒渡,剪開褲腿,做油襪子,用豬油塗腿;準備穀糠、草鞋和鋪路用的草袋,防止冰滑;攜帶木板,準備冰破時架橋通過;刮鍋灰,作為雪地行軍的聯絡信號。部隊反映很好,講這次戰鬥準備工作做得十分周到和齊全。

為了充分激勵士氣,杜平還開展了立功和創建英雄部隊的競賽活動,政治部根據部隊的戰鬥任務,公布了創造英雄部隊和立功比賽條件,特別強調了“合同立功”“集體立功”的重要性,在全軍掀起了下決心、創新功的競賽熱潮。1950年12月31日17點,新年攻勢總攻準時發起,中國人民誌願軍士氣很高,在炮火和密集的重機槍的掩護下,以排山倒海之勢,強渡臨津江,越過“三八線”,攻破了敵軍吹噓的“銅牆鐵壁”防線,取得新年攻勢的大勝利。

誌願軍在異國他鄉作戰,看不到國內的報紙,收聽不到新聞消息,兄弟部隊的信息也不暢通。杜平了解這個情況後,認為很有必要辦一份報紙,發給戰士閱讀,豐富戰士的精神生活。1951年1月初,杜平向誌願軍黨委建議辦《誌願軍》報,以宣傳貫徹黨中央、中央軍委、誌願軍黨委及誌願軍司令部、政治部的領導意圖,交流與總結各部隊的戰鬥經驗和工作經驗,表揚英雄模範,鼓舞戰鬥熱情,揭發缺點改進工作,並反映廣大戰士的意見和要求為內容,為部隊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娛活動材料。杜平在《誌願軍》報創刊號上發表《三戰三捷》一文,宣傳我誌願軍三戰三捷戰績及重大意義,進一步鼓舞我誌願軍士氣。同時,杜平提醒廣大指戰員:不要因為勝利而驕傲輕敵,須知美帝國主義在反動陣營中是最凶惡的,而且擁有現代化的作戰裝備和充足的物資,經我誌願軍三次戰役的沉重打擊,敵人的有生力量雖有很大削弱,但還未受到致命打擊,我們絕不應過分輕視敵人。為了辦好這份報紙,杜平傾注了大量的心血,軍郵收發報紙工作不斷得到改進,在報紙的內容和形式等方麵不斷改革創新,報紙內容與部隊的思想政治工作結合得更加緊密。基層連隊指戰員稱讚報紙是“我們的好戰友”,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為鼓舞我誌願軍士氣,打敗敵軍發揮巨大的作用。

鼓勵再戰立軍功

由於對敵情估計不足,第五次戰役勝利後,部隊收兵轉移時遭受不小損失,特別是第一八〇師損失極為嚴重,部隊情緒不高,彼此埋怨,思想混亂,有的指戰員對第五次戰役的勝利全麵否定,甚至對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前途感到失望。杜平對此情況高度重視,認為這種情緒發展下去實在危險,必須及時糾正,提議立即發指示,要各級黨委和政治機關有針對性地做好部隊思想工作,穩定情緒,激勵鬥誌。彭德懷和鄧華均表示同意。彭德懷對杜平說:“毛主席要求全軍振奮,加速準備,為粉碎正麵之敵和企圖從側麵登陸之敵的進攻而鬥爭!你們政治部可根據這個精神寫個東西,指出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動員部隊以實際行動響應毛主席的號召。”

1951年6月6日,按照彭德懷的指示,誌願軍政治部以《全軍振奮,加速備戰,粉碎敵人的進攻》為題發電報給各部隊,要求各部隊對第五次戰役的勝利應有正確的認識,抓緊間隙,加緊準備,重申朝鮮戰爭“我必勝,敵必敗”的前途,號召廣大指戰員振奮精神,加強團結,戰勝敵人。指示發出後,各部隊做了大量工作,總結戰鬥經驗教訓,加之我前線誌願軍迅速打退了敵人的進攻,部隊情緒逐漸穩定下來,再戰的士氣重新高漲起來。

在朝鮮人民抗美戰爭一周年之際,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為嘉獎中國人民誌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湧現出的英雄、模範和功臣,特贈與誌願軍一批“軍功章”,委托誌願軍總部代為發放。杜平心想,這又是一個激勵士氣的好機會。政治部應該借這股強勁東風,號召部隊堅決作戰到底,為中朝兩國人民及全世界人民立功,使部隊士氣更加高漲。

政治部很快向全軍發出關於頒發“軍功章”的通知,規定凡在戰鬥或工作中立一等功,以及在進入朝鮮作戰以來已立三次大功或一次立兩大功者,均可獲得“軍功章”,號召誌願軍全體指戰員和戰鬥員爭取人人立功,事事立功,在今後的戰鬥和工作中建立更大的功勳,創造更多的英雄模範事跡,爭取更大的勝利。

通知發出後,總部和各部隊紛紛召開隆重的表功授獎大會,向有功人員頒發“軍功章”。到會同誌一致認為,朝鮮人民共和國政府向誌願軍頒發“軍功章”,是誌願軍有功人員的光榮,是全軍的榮譽,也顯示了朝鮮人民對誌願軍的崇敬和中朝兩國人民的戰鬥友誼。

此次表功授獎活動在廣大指戰員中引起強烈的反響,大家決心向榮獲“軍功章”的同誌學習,英勇奮戰,消滅更多的敵人,爭取立國際功,創造國際榮譽,回報朝鮮人民的愛護和鼓勵,進一步增強了部隊的榮譽感,對打勝仗更加有信心和決心。

淨化肅紀保本色

在誌願軍中,有不少國民黨部隊投誠起義過來的、出國前又來不及進行清理,導致誌願軍軍內確有不純的人員混雜在裏麵。出國以後叛逃、投降、擅自逃跑的大部分都是這些人。這一現象引起了杜平的高度警惕,他認為很有必要淨化誌願軍隊伍。

1951年9月22日至26日,杜平主持召開了誌願軍保衛工作會議。會議按照第四次全國公安會議的安排,決定從1951年10月15日到1952年3月底進行一次清理工作。杜平根據會議的決定,對隱藏在部隊的反革命分子進行清理,清理的範圍主要是那些尚未經過大的考驗也沒有經過審查的政治麵目不清或來曆不明的分子。杜平非常注意工作藝術和方法,由於所處的環境不一樣,他沒有大張旗鼓地開展清理工作,而是和風細雨地處理,基本上達到了既純潔組織、又不傷害自己的同誌。例如,彭德懷身邊有位工作人員,有家庭成員被我國公安機關鎮壓,其人曆史也不太清楚。為了確保總部機關和首長的安全,杜平做得很低調,靜悄悄地把他調回國內,排除了彭德懷身邊的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