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早年參加辛亥革命,從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動。1915年在雲南參加反對袁世凱稱帝複辟的護國戰爭,屢建戰功,當了護國軍的混成旅長,在滇軍中有很高的威望。他作戰機智勇敢,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有時友軍戰機不利,有敗北模樣,隻要朱旅長一趕到,把上麵繡有‘朱’字的紅旗往陣地的山頂上一插,敵軍就聞風喪膽,望旗動搖;而友軍則軍心複振,士氣重發。常以此轉敗為勝,扭轉戰局。因此,朱德同誌到南昌創辦軍官教育團的消息傳開以後,滇軍各部隊的進步青年軍官歡欣鼓舞,輾轉相告,紛紛要求入校學習。”
朱德在教導團不僅注重軍事訓練,提高軍事素質,同時秘密建立了中共黨支部,在學員中秘密發展黨員,在培養的1600多名學員中,黨員達到了幾百人之多。這個軍官教導團實際成了中共在南昌起義前夕培養軍事人才的基地。經過朱德培養的黨員大都成為了革命骨幹,其中曾任贛東北紅十軍軍長的周建屏以及後來由學員成長為共和國開國中將的趙鎔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對成功創辦軍官教育團,朱德曾引以為豪,因為軍官教育團幾個月工夫,除了訓練隊伍之外,還辦了工人農民訓練班、農民講習所,一大批以後在贛東北、井岡山上的幹部,一部分是那時候訓練出來的。
1927年3月底,隱匿在朱德寓所的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副主任郭沫若寫了篇《請看今日之蔣介石》的討蔣檄文。該文及鄧演達的《要怎樣打倒蔣介石》的文章印發軍中後,在南昌城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反蔣運動。對於老同學朱德諸如此類格外“親近”革命的行為,主政南昌的實力派人物朱培德一直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蔣介石、汪精衛、共產黨三方關係日趨緊張的形勢下,朱培德能容忍朱德,可見他們的關係非一般人所能理解。
同年4月,朱培德升任江西省主席。在江西握有軍政大權的朱培德當即任命朱德為南昌市公安局長。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後,迫於壓力下的朱培德不得不“歡送共產黨”出贛。為保護朱德,朱培德也勸朱德暫離南昌避避風頭。
1927年7月中旬,朱德到武漢向周恩來等提出可以在江西發展革命武裝力量的建議後,於21日返回南昌為發動武裝起義作準備。而朱培德呢,在7月下旬他其實已覺察到朱德同賀龍、葉挺等聯係密切,研判出將有大事發生,但他不想為難老同學朱德,可也不想因此受到牽連,於是就安排部下王均到遂川暫時掌管自己的部隊,自己卻向蔣介石請假上廬山療養,南昌的軍政要務概由朱德處理。“暗渡陳倉”的朱德於是又秘密掩護著領導起義的中共領導人於27日陸續抵達南昌,直至成立了以周恩來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於是,震驚中外的南昌起義於8月1日淩晨爆發。
在南昌的朱德最初的想法是:首先,在滇軍中廣泛結交朋友,從滇軍內部做好工作;其次,要依靠自己的軍事力量和黨的政策,積極開展對滇軍的政治攻勢;再次,要利用各種可能,直接和滇軍上層接觸,爭取他們的支持,甚至公開對他們進行策反。
因而,朱德不僅以創辦軍官教育團的名義,大力培養革命中堅力量,而且還大力做好駐南昌的其他國民革命軍官兵的政治思想工作。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三軍第七師第四十一團團長胡彥後來描述道:“當時,朱德從國外回來不久,學了不少新知識。李文彬一向仰慕朱德,第二十五團全部駐南昌憲兵營整訓,因此,李文彬常請朱德到憲兵營上軍官講堂和對士兵‘精神講話’,深受全團官兵歡迎。……朱德還應邀對我團士兵進行‘精神講話’。‘精神講話’是不定期的,均在晚飯後集合全團隊伍到城牆聽講。我記得朱德講的幾句話,意思是‘有人說北伐是場大火,我看不算大,不過是打倒軍閥。孫傳芳、吳佩孚不是已被打垮了嗎!將來還要打倒帝國主義,那場火才大啦。革命成功了,大家都有工做有田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