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商務談判禮儀(4)(2 / 3)

在一般的情況下,安排中餐的用餐位次,往往涉及桌次和席次等兩個方麵。它們的排列,各有其規定。

一方麵,必須掌握中餐待客桌次排列方法。舉行正式的中餐宴會時,若所設餐桌不止一桌,便存在桌次的尊卑之別。排列桌次,主要應遵守如下原則。

(1)以右為上。當餐桌有左右之分時,應以位於右側的餐桌為上桌,即此所謂以右為上。應當說明的是,此刻的左、右是按照麵門為上的規則來確認的。

(2)內側為上。當餐桌距離餐廳正門有遠近之分時一般以距離門較遠的餐桌,即靠內側的餐桌為上桌,即此所謂內側為上,有時又叫以遠為上。

(3)居中為上。多張餐桌排列在一起時,通常以居中的餐桌為上桌,即此所謂居中為上。

許多時候,以上3條規則往往是交叉使用的。除此之外,在排列桌次時,還須注意到,除主桌外,其他各桌一般距主桌越近,桌次便越高;距主桌越遠,桌次便越低。

另一方麵,還必須掌握中餐待客的席次排列方法。在中餐宴會上,同一張餐桌上的具體席位往往亦有尊卑之別。進行排列時,有下述4條原則必須遵守。

(1)好事成雙。它要求每張桌上用餐者的具體人數宜為雙數,因為中國人以雙數為吉祥之數。

(2)各桌同向。它的含義是:除主桌之外的其他各張餐桌,可以采用與主桌一致的排位方式。

(3)麵門為主。它規定在一般情況下,主人之位應當麵對餐廳正門。需要設第二主人之席時,則應令其在第一主人對麵就座。

(4)主賓居右。它是指主賓一般應挨著主人,並在其右側就座。除主人與主賓外,雙方的其他就餐者應分為主左客右,分別在主人、主賓一側依其身份的高低順序就座。

上述4條規則,通常會交叉在一起使用,而很少單獨使用。

3.宴會進行時的禮儀

當賓客相繼來到後,宴會要及時開席,並在整個宴會進行過程中,主人要熱情周到,以保持宴會的熱烈氣氛,達到預期目的。宴會進行中的禮儀主要有以下幾點。

(1)引客入座。作為主人,宴會之前應站在門口迎接客人,和每一位來賓打招呼。在客人到齊後,主人要迅速回到客廳,招待來賓,態度要熱情、誠懇。如果客人相互間有不熟悉的,主方要逐一介紹,使彼此有所了解,以增進宴會的友好氣氛。然後按預先安排好的座位,依次引客入座。如果客人有坐錯座位的,一般應“將錯就錯”,或很巧妙地加以換座,務必以不挫傷客人的自尊心為宜。

(2)按時開席。客人落座後,主人要按時開席。不能因個別客人誤時而影響整個宴會的進行。

(3)致辭敬酒。

(4)介紹菜肴。

(5)祝酒獻歌。

(6)親切交談。

4.宴會結束時的禮儀

1)適時結束

一般宴會應掌握在90分鍾左右,以最多不超過兩小時為宜。過早結束,會使客人感到不盡興,甚至對主人的誠意表示懷疑;時間過長,則主賓雙方都感到疲勞,反而會衝淡宴會的氣氛。因此,宴會結束的最佳時機,應是宴會最高潮時,主人掌握最佳時機,宣布宴會到此結束,會給大家留下最美好的回憶。當然,在宴會結束前,要征求多數客人的意見,以使他們盡興為宜。

2)依依話別

主客臨分別前,往往要以依依不舍的心情親切話別。話別時,主人要真誠感謝眾賓客的光臨。

3)出門送客

眾賓客離開飯店或家庭時,主人應親自送客出門或至樓下。

相關鏈接2

國際交往中,與談判活動密切相關的幾點禮儀

(1)日常禮貌

在國際交往中,言談、舉止、風度是十分重要的。除了要求舉止大方、言談得體外,還應注意一些細節問題,如在公共場合不要大聲、毫無顧忌地談笑、爭論,聲音過大,會破壞周圍的氣氛,妨礙他人。

外出探訪,不論是公事還是私事,一定要事先約好,突然登門拜訪是不禮貌的,赴約時既不要遲到,也不要提前,寒暄、答謝要適可而止。

(2)禮物

在商業交際中,互贈禮物是常有之事,禮物雖小,可以加深相互的友誼,有利於促進彼此之間的貿易關係。最好選擇有紀念意義或民族特色的禮物,但也要考慮對方的消費習俗。

(3)著裝

法國時裝設計大師香奈爾說:“如果一個人穿得十分邋遢,你注意到的便是他的服裝,如果他穿得十分整潔,你才注意到他本人。”一般來講,著裝要整潔大方,談判時要盡量穿深色西裝,西方人有一種習慣,商人或政界人士著深色西裝。著西裝時,上裝紐扣要扣上一粒,在別人麵前不要把手插在口袋裏,也不要摟著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