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按參加國國名的字母順序排列,常用在國際會議和體育比賽中,多按英文字母順序。
(3)按派遣國通知東道主代表團組成的日期排列。有時也按到達的時間先後來排。
(4)幾種方法結合使用。若字母相同,再按身份排。
小思考3
談判座位的安排有哪些講究?
一般首席代表坐在中間,最好坐在會議室中能夠統領全局的位置。如圓桌、橢圓桌比較靠中心的地方,采用紅白臉策略時,白臉則坐在他旁邊,給人一個好的感覺;紅臉一般坐在離談判團隊比較遠的地方。強硬派和清道夫是一對搭檔,應該坐在一起。最好把自己的強硬派放到對方的首席代表旁邊,幹擾和影響對方的首席代表。當然,自己的紅臉一定不要坐在對方紅臉的旁邊,這樣雙方容易發生衝突。通過座位的科學安排也可以營造良好的談判氛圍。
5.會談氣氛的把握與控製
此處的會談,即具體的交談、談判。這是談判的實質性環節,能否取得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談判的氛圍,而對此進行把握與控製,則依賴於交談時的禮節。
(1)恰當地掌握各自所占用的時間,發言機會應均等,表情應自然、熱情、和氣、大方,要使用禮貌用語。說話過多,可能會使對方認為言過其實,故意炫耀;說話過少,又可能會使對方覺得缺乏誠意,探己虛實;過於坦率,有時難免傷害對方自尊心;過於委婉,又會給對方造成油滑、做作的印象。
(2)尊重和諒解對方。每個談判人員均希望對方理解自己的觀點。理解、讚同不僅可以贏得感情上的相互接近,還是取得對方尊重、信任並突破談判觀點的前提。要相互平等地、對等地聽、說,當對方發言時,應認真傾聽,並以目光或其他動作鼓舞之。好為人師、班門弄斧、強加於人、唯我獨尊等說話方式為談話的大忌。
(3)在適當的時候應采用適當的方式肯定對方。若對方觀點與己方一致或相接近時,或對方的要求屬己方談判計劃中可做讓步時,己方應抓住機會,中肯、得當地肯定這些共同點和想法;同時還應及時補充、發展雙方一致的論點,引導、鼓勵對方暢所欲言,使談判逼近目標。
(4)函件往來作為會談的準備、延續與補充,其應注意的禮節包括打字、複印、書寫端正、清楚,不要使對方辨認困難,發生誤解;傳送遞達及時,不耽誤對方的工作;對對方接收使用敬辭,如“先生”、“閣下”等,或直接稱呼其職務亦可。除非十分熟悉,在函件中勿寫私事和提出個人請求。
6.會談的相關注意事項
會談可以有多種級別,但就一般情形而言,舉行會談至少應做好以下幾點。
(1)準確掌握會談時間、地點和雙方參加人員的名單,及早通知有關人員和有關單位做好必要安排。主人應提前到達,以避免倉促。
(2)客人到達時,主人應到正門口迎接,也可以在會談室門口迎接,或由工作人員在大樓門口迎接並引到會談室,主人在會談室門口迎接。
(3)如果有合影,則應安排在賓主握手、合影之後再入座。會談結束後,主人應將客人送至門口或車前,並目送客人離去。
(4)會談一般隻備茶水,夏天配加冷飲。若會談的時間較長,則可適當上咖啡或紅茶。
(5)會談座次的安排也是一項重要的禮儀。雙邊會談時,通常可用長方桌、圓形桌或橢圓形桌,賓主相對而坐,以正門為準,主人居背門的一側,客人則居其對麵,主談人居中。譯員的安排一般尊重主人的意見。其他人均按禮賓順序排列。記錄員排在後麵,若與會人員少,也可安排在會談桌就座。多邊會談,座位可擺成圓形或方形。
(6)會談場所應安排足夠的座位,必要時宜安裝擴音器,現場事先放置中外文座位卡等。
(7)談判中提出會見要求,應將要求會見人的姓名、職務及會見的目的告知對方。接見一方應盡早給予答複,並約定時間。若因故不能接見時應婉言解釋。
(8)領導人(或是談判雙方的決策人物)之間的會見,有時除陪見人和必要的譯員、記錄員外,其他工作人員應及時退出。對記者也應該有較嚴格的要求。談話過程中,除工作人員及有關人員聽招呼外,旁人不要隨意進出。
(9)會談後若有合影,應事先安排好合影事宜。合影時一般由主人居中,按禮賓次序以主人右邊為上,主客雙方間隔排列,拍合影時要充分考慮鏡頭的攝入範圍,一般兩端均由己方人員把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