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交談現場超過3個人時,應不時地與在場的所有人交談幾句,不要隻和一兩個人說話,而不理會其他人。
(4)交談中,自己發言時要注意給別人發表意見的機會;別人講話時也應尋找機會適時地發表自己的看法;要善於聆聽對方的談話,不要輕易打斷別人的發言;不談與話題無關的內容。
(5)在交談中,應目視對方,以示關心;對方發言時,不應左顧右盼、心不在焉或注視別處,顯出不耐煩的樣子;不要老看手表、伸懶腰、玩東西等,顯得漫不經心的樣子。
(6)交談時,一般不詢問婦女的年齡、婚姻等狀況;不詢問對方的履曆、工資收入、家庭財產、衣飾價格等私生活方麵的問題。
(7)男子一般不參與婦女圈的討論,也不要與婦女無休止地交談而引人反感;與婦女交談要謙讓、謹慎,不隨便開玩笑;爭論問題要有節製。
(8)交談中要使用禮貌用語,如“你好”、“請”、“謝謝”、“對不起”、“打攪了”、“再見”等用語,並針對對方不同國別、民族、風俗習慣等,恰當運用禮貌語言。
(9)在社交場合中交談,一般不過多糾纏,不高聲辯論,不惡語傷人、出言不遜。即使有爭吵,也不要斥責、譏諷、辱罵對方,最後還應握手道別。
知識點1
常用的禮貌用語
(1)問候語:用於見麵時的問候。如“您好!”、“早上好!”
(2)告別語:用於分別時的告辭或送別。如“再見”、“晚安”。
(3)答謝語:答謝語應用的範圍很廣,有些表示向對方的感謝,如“非常感謝!”“勞您費心!”有些表示向對方的應答,如“不必客氣”“這是我應該做的”。
(4)請托語:請托語常用在向他人請求的場合。如“請問”“拜托您幫我個忙。”
(5)道歉語:做了不當的或不對的事,應該立即向對方道歉。如說“對不起,實在抱歉。”
(6)征詢語:當要為他人服務時常用征詢語。如“需要我幫忙嗎?”“我能為您做些什麼嗎?”
(7)慰問語:表示對他人的關切。如“您辛苦了!”“望您早日康複!”
(8)祝賀語:當他人取得成果或有喜事時,如“恭喜!”“祝您節日愉快!”
(9)禮讚語:對人或事表示稱頌、讚美。如“太好了!”“美極了!”“講得真對!”
9.1.4迎送禮儀
迎來送往是常見的社交活動,也是商務談判中一項基本禮儀。在談判中,談判一方對應邀前來參加談判的人員,
要視其身份和談判的性質,以及雙方關係等,綜合考慮安排。在談判人員抵離時,都要安排相應身份的人員前往迎送;對重要的或初打交道的客商等,要前去迎接;一般的客商、多次來的客商,不接也不失禮。迎送禮儀。
做好迎送工作,需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確定迎送規格
確定迎送規格要依據前來談判人員的身份和目的,適當考慮雙方關係,同時注意慣例,綜合平衡。主要迎送人的身份和地位通常要與來員對口、對等。若當事人因故不能出麵或不能完全對等,應靈活變通,由職位相當的人士或副職出麵。此時,無論做出何種處理,都應非常禮貌地向對方做出解釋。有時也會從發展雙方關係或其他需要出發,破格接待,安排較大的迎送場麵。但一般情況下都應按常規辦理,其他迎送人員不宜過多。
2.準確掌握來員抵離的時間
己方有關人員應及時準確地弄清對方談判人員所乘交通工具的抵離時間,盡早告知全體迎送人員及相關單位。如果有變化,應及時通知。迎接人員應在交通工具抵達前到場,送行則應在來客登機(車、船)前到,要做到既順利接送來客,又不過多耽誤時間。
小思考1
一般的訪客有哪些?
有4類:
(1)預約訪客——有所準備,記住姓名,讓客戶感到來訪被重視、被期望;
(2)未預約客——熱情友好,詢問來意,依具體情況判斷應對方法;
(3)拒絕訪客——熱情堅定地回絕上司明確不接待或無法接待的訪客;
(4)來訪團組——充分準備,熱情迎候,並根據擬訂好的接待方案逐項落實。
3.做好接待的準備工作
當得知來賓抵達日期後,應首先考慮其住宿安排問題。對方尚未起程前,先問清楚對方是否已經自己聯係好住宿。如果未聯係好,或者對方初到此地,則代其預訂旅館房間,最好是等級合適、條件較好的旅館。
知識點2
接待準備
1.環境準備——空氣、光線、溫度、聲音、色澤、設備、布置、氛圍等。
2.物質準備——相應桌椅、備好茶飲、電話、衣帽架、有關資料等。
3.心理準備——有一顆誠心,體諒對方,有熱情有禮、和藹可親的態度。
4.儀表準備——發式、容貌、服飾、姿態、言談、舉止及衛生等外觀準備充分。
客人到達後,通常隻需稍加寒暄,即陪客人前往旅館,在行車途中或在旅館裏簡單介紹情況,征詢對方意見後,即可告辭。客人到達的當天,最好隻談第二天的安排,另外的日程安排可在以後詳細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