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商務談判禮儀(2)(1 / 3)

在麵部表情中,眼睛是最富表現力的。一般目光看著對方臉部的上部三角區域,即雙眼為底線,前額為上頂角的部位為宜,這樣既能把握洽談的進行,又不致因無禮而導致對方不快。正常情況下,視線接觸對方臉部的時間應占全部談話時間的30%60%。目光要柔和、自然。在談判中,瞪與盯是非常規的目光,須慎用;斜視是無禮的舉動,也不應使用。

在工作、參觀、談判、進餐過程中,當遇到“禁止吸煙”的標牌時,不能視而不見,一般建議不要吸煙或少吸煙。在進入談判廳、會議廳、餐廳之前應該把煙掐滅。到私人住宅、辦公室拜訪他人時,如果不知道是否允許吸煙,可先詢問一下主人是否允許吸煙。如果主人不吸煙也未請吸煙,那麼最好不吸煙。在一些場合中,如果在場的多數人不吸煙或同座身份較高的人不吸煙,一般情況下也不要吸煙。如有女士在場,欲吸煙應先征得同意以示禮貌。

9.1.3語言談吐禮儀

1.談判中的語言禮儀

語言是人類進行信息交流的符號係統。狹義的語言指由文字的形、音、義構成的人工符號係統。廣義的語言包括一切起溝通作用的信息載體,如說話、寫字、距離、手勢、眼神、體勢、表情等都包括在內。談判的語言能充分反映一個人的能力、修養和素質。

1)用語

用語指在洽談中如何選擇詞語,在恰當的時機表明自己的立場、觀點和態度以及意思。談判中常見的用語有5種,即禮節性的交際語言、專業性的交易語言、彈性語言、幽默語言及勸誘性語言等。用語基本要求是清晰、完整、快速,確切地表達意見。需注意的是,由於禮儀的規範,洽談中話語的字麵含義同其所實際表達的隱含的意義並非完全一致。有時字麵含義是簡單無歧義的,但其後卻蘊涵了複雜、微妙的含義。用語既要準確明白,又要文雅中聽。出於策略需要的彈性語言須用得心中有數,做到不含糊,不至於被誤解。

2)語速、語調和音量

女性在業務洽談中注意語調、聲音的正確應用,有自尊自重的態度又不失女性的溫柔,切忌用撒嬌的語調,或用不莊重的語調進行洽談。語速對談判內容的表達有較大的影響。說話太快,一下子講得很多而不停頓,使對方難以抓住要點,難以集中注意力,正確領會把握你的實際表達。有時還會造成對方認為你在敷衍了事,也就無須作出什麼反應,從而不再費神傾聽,導致雙方的語言交流不暢,難以溝通。談判如果有翻譯在場,要注意照顧翻譯的工作,不要長篇大論,隻顧自己發揮。談判中說話太慢,節奏不當,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易被人認為不可信任,或過於緊張。因此,洽談中陳述意見時盡量平穩、中速進行,有特殊需要時,適當改變一下語速,以期引起特別關注或加強表達的效果。

在洽談中,一般問題的闡述應使用正常的語調,保持能讓對方清晰聽見而不引起反感的高低適中的音量。適當的時候為了強調自己的立場、觀點,尤其在針對有分歧的問題表達意見時,可調整語調和音量來增加話語的分量,加強表達的效果。不能出現音調、音量失控的情況。

3)談話內容

談判中主題要明確,圍繞中心,觀點鮮明,語句簡練、不重複、不羅嗦,言之有據,有理、求實求是。談判語言講究生動,有趣味,需要時留有餘地。涉外談話要注意:不談論隱私問題,不談論荒誕離奇、黃色淫穢、疾病、死亡等不愉快話題,不談論雙方國家內政和民族、宗教問題;不背後議論上司、長輩、同事,回避對方不願觸及的問題;用共同聽懂的語言,講大家參與的內容;可談論中性的話題(天氣、藝術、體育)。交談注意與優雅的站、坐姿勢協調,手勢語清晰,表情要目光專注,積極聆聽從而產生共鳴,同時把握好談話的親密距離、個人距離、社交距離、公眾距離4種人際交往的距離。

交談是商務談判活動的中心。在一定意義上,商務談判過程即是交談過程。恰當、禮貌地交談不僅能增進談判雙方之間的了解、友誼和信任,而且還能促使談判更加順利、有效地進行。因此,在交談活動中,必須講究和遵守交談的禮儀。

2.交談中的藝術

圖9—4談判中的傾聽

(1)耐心傾聽(見圖9—4):目光關注,不輕易打斷,及時予以回應,不顯煩躁。傾聽中善於提問,能打破僵局和沉默,善於誘導啟發和提出以中心主題為話題的內容。

(2)調動氣氛:用語言、語調、言辭內容及個人情意營造談話氣氛,調動對方參與的積極性。

(3)幽默處理:通過語言組合構造幽默意境,驅除憂慮愁悶的氣氛。

(4)委婉含蓄:用側麵言辭來替代令人不悅的話題,避免直接提及不愉快的事情。

(5)模糊回避:在某些語境和環境用寬慰式、回避式、選擇式模糊語言來傳遞信息。

(6)言行暗示:通過語言、行為或其他符號把自己的意向傳遞給他人。

(7)拒絕藝術:通過沉默、轉折、誘導等方法否定,不直接說“不”,拒絕對方講究藝術性。

3.交談的要點

(1)交談時表情要自然,態度要和氣,語言表達要得體。說話時可以做適當的手勢,但動作不要過大,更不要手舞足蹈,交談時距離要適當。

(2)加入他人談話時要先打招呼。當別人個別談話時,不要湊近旁聽。若有事要與人交談時,要等別人談完;有人主動與自己談話時,要樂於交談;第三者參與交談時,應以握手、點頭或微笑表示歡迎;發現有人欲和自己交談時,可主動上前詢問;談話中遇有急事需處理或離開時,應向對方打招呼,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