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商務談判禮儀(1)(3 / 3)

女性坐姿要求落座時身體盡量端正,挺腰筆直。

坐下時應雙腿並攏,端坐在椅邊,坐下後注意整理一下衣著。行走時,頭部要端正,不宜抬得過高,目光須平和,直視前方。行走間上身自然挺直,收腹,兩手前後擺幅要小,兩腿收攏,小步前行,走成一條直線,步態要求自然、和諧,體現出端正、窈窕的女性美。

談判中的舉止應落落大方,端莊穩重,表情要誠懇自然,和藹可親,體現熱情、友好、誠懇的談判合作態度。

2.體態和手勢

體態是一種身體語言。洽談中,有人會有一些不經意的動作,它們能透露出有關內心活動的信息。人在某種環境下,可以通過自覺的意識,在語言、語氣等方麵顯示出強硬和雄辯,顯示出信心十足。有經驗、訓練有素的洽談人員能自我控製,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無意識的動作,鎮定自若,顯示出風雨不動安如山的風度。

另一方麵,自覺的體態運用也能微妙地影響對方的心理。如抱著胳膊,表示警覺和戒備心理;摸鼻梁、扶眼鏡,同時閉目休整,其實卻表示正集中精力思考某個問題,準備作出重大決策,有時也可視作進退兩難的境況在內心引起的緊張;握拳或緊握雙手是感到信心不太足,自我激勵欠缺的反映。以上這些體態能增加一個人的潛在影響力,表現出一定的人情味,也是一種禮儀和風度,在洽談活動中是不可缺少的增效劑。

手勢是另一種重要的身體語言,在洽談過程中有助於表現自己的情緒,更好地說明某個問題,從而增加說話的說服力和感染力。談判者的手勢要自然大方;有意做出的某種手勢,易給人以虛假做戲的感覺。

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1)手勢不宜過多、過密,這會分散對方的注意力,甚至引起對方的厭煩心理。

(2)在比劃雙手時一般不要超出雙肩以內的範圍,否則給人以手舞足蹈、輕浮乃至輕狂不實在的印象。

(3)手勢也不可太拘謹,顯得生硬怯懦、縮手縮腳,缺乏應有的自信,也難以引起他人的信賴感。

(4)手勢要與說話的語速、音調、聲音大小密切配合,不能出現脫節的情況。做手勢時應把握好手勢的力度,給人以輕重合適、表達自然的感覺。

有報道說,有位美國商人獨自到巴西去談生意,在當地請了個助手兼翻譯。談判進行得相當艱苦,幾經努力,雙方最終達成了協議。這時美國商人興奮得跳起來,習慣地用拇指和食指合成一個圈,並伸出其餘三指,也就是“OK”的意思,對談判的結果表示滿意;然而,在場的巴西人全都目瞪口呆地望著他,男士們甚至流露出憤怒的神色,場麵顯得異常尷尬。為什麼呢?美國人表示滿意、讚賞時用的“OK”手勢,可是在巴西,如果做此手勢,女性會認為你在勾引她,而男性則認為你在侮辱他,所以馬上會做出戒備的姿態。

這個案例說明無論在什麼場合,手勢動作都要非常謹慎地使用。手勢動作表意豐富,在語言表達不順暢的時候,能輔助人們表情達意。

3.距離和麵部表情

人們之間的空間距離與心理距離聯係密切。空間距離大小直接影響洽談雙方心理上的距離。一般情況下,人們交談時,無論站、坐,都避免直接相對,要保持一定的角度。而洽談活動中,雙方卻是直接麵對,沒有什麼回旋餘地。這使洽談活動中,距離變得更為敏感易察。較合適的距離為11.5米,這也是談判桌的常規寬度。距離的變化可以傳遞某種信息,是交談者一種自然流露;也可能是攻擊前的一種威脅姿態,是一場針鋒相對鬥爭的前兆,這與洽談的氣氛和雙方的心理活動是密切相關的。

談判雙方相互間距離得較遠,反映了談判的分歧正在加大,或雙方都要冷靜一下頭腦,整理一下思路。雙方距離無論遠近,都是以中線來劃分勢力範圍的,中線兩邊為各自的身體空間,如一方侵入,是極具攻擊性和無禮的舉動。

麵部表情是內心情感的重要體現。人的表情十分豐富,有極強的感染力,通過麵部各個器官的動作,展示出內心多樣的情緒和心理變化。洽談活動中,有人嘴唇緊閉,唇角下垂,瞪大眼睛緊盯對方,有時甚至從牙縫中擠出話來,這表明他是一個有攻擊性的人,有一種“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心態;有人是滿臉堆笑,目光閃爍,眉頭不動,這反映了其人內心的遊移不定;有人麵帶微笑,臉露真誠,眉目平和安定,雖無咄咄逼人的氣勢,但卻反映了一種內在的力量,可能是個有能力、難以對付的強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