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信息溝通的障礙
談判過程是一個信息溝通的過程,隻有雙方信息實現正確、全麵、順暢的溝通,才能互相深入了解,才能正確把握和理解對方的利益和條件。但是實際上雙方的信息溝通會遇到種種障礙。其主要表現為:由於雙方文化背景差異所造成的觀念障礙、習俗障礙、語言障礙;由於知識結構、教育程度的差異所造成的問題理解差異;由於心理、性格差異所造成的情感障礙;由於表達能力、表達方式的差異所造成的傳播障礙等。信息溝通障礙使談判雙方不能準確、真實、全麵地進行信息、觀念、情感的溝通,甚至會產生誤解和對立情緒,使談判不能順利進行下去。
4)談判者行為的失誤
談判者行為的失誤常常會引起對方的不滿,使其產生抵觸情緒和強烈的對抗,使談判陷入僵局。例如,個別談判人員工作作風、禮節禮貌、言談舉止、談判方法等方麵出現嚴重失誤,觸犯了對方的尊嚴或利益,就會產生對立情緒使談判很難順利進行下去,造成很難堪的局麵。
5)偶發因素的幹擾
在商務談判所經曆的一段時間內,有可能出現一些偶然發生的情況。當這些情況涉及談判某一方的利益得失時,談判就會由於這些因素的幹擾而陷入僵局。
以上是造成談判僵局的幾種因素。談判中出現僵局是很自然的事情,雖然人人都不希望出現僵局,但是僵局出現也並不可怕。麵對僵局不要驚慌失措或情緒沮喪,更不要一味指責對方沒有誠意,要弄清楚僵局產生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分歧點究竟是什麼,談判的形式怎樣,然後運用有效的策略技巧突破僵局,使談判順利進行下去。
2.打破僵局的策略與技巧
1)回避分歧,轉移議題
當雙方對某一議題產生嚴重分歧都不願意讓步而陷入僵局時,一味的爭辯解決不了問題,可以采用回避有分歧的議題,換一個新的議題與對方談判。這樣做有兩點好處:一是可以爭取時間先進行其他問題的談判,避免長時間的爭辯,耽誤寶貴的時間;二是當其他議題經過談判達成一致之後,對有分歧的問題產生正麵的影響,再回過頭來談陷入僵局的議題時,氣氛會所好轉,思路會開闊,問題的解決會比以前容易得多。
2)尊重客觀,關注利益
由於談判雙方各自堅持己方的立場觀點,由於主觀認識的差異而使談判陷入僵局。這時候處於激烈爭辯中的談判者容易脫離客觀實際,忘掉大家的共同利益是什麼。所以,當談判陷入僵局時,談判者先要克服主觀偏見,從尊重客觀的角度看問題,關注企業的集體利益和長遠目標,而不要一味追求論辯的勝負。如果是由於某些枝節問題爭辯不休而陷入僵局,這種爭辯是沒有意義的。即使爭辯的是關鍵性問題,也要客觀地評價雙方的立場和條件,充分考慮對方的利益要求和實際情況,認真冷靜地思索己方如何才能實現比較理想的目標。
3)多種方案,選擇替代
如果雙方僅僅采用一種方案進行談判,當這種方案不能為雙方同時接受時,就會形成僵局。實際上談判中往往存在多種滿足雙方利益的方案。在談判準備期間就應該準備出多種可供選擇的方案。一旦一種方案遇到障礙,就可以提供其他的備用方案供對方選擇,使“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局麵轉變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好形勢。誰能夠創造性地提供可選擇的方案,誰就能掌握談判的主動權。當然,這種替代方案要既能維護己方切身利益,又能兼顧對方的需求,才能使對方對替代方案感興趣,進而從新的方案中尋找雙方的共識。
4)尊重對方,有效退讓
當談判雙方各持己見、互不相讓而陷入僵局時,談判人員應該明白,坐到談判桌上的目的是為了達成協議,實現雙方共同利益。如果促使合作成功所帶來的利益要大於固守己方立場導致談判破裂的收獲,那麼退讓就是有效的做法。
5)冷調處理,暫時休會
當談判出現僵局而一時無法用其他方法打破僵局時,可以采用冷調處理的方法,即暫時休會。由於雙方爭執不下,情緒對立,很難冷靜下來進行周密的思考。休會以後,雙方情緒平穩下來,可以冷靜地思考一下雙方的差距究竟是什麼性質,對前一階段談判進行總結,考慮一下僵局會給己方帶來什麼利益損害,環境因素有哪些發展變化,談判的緊迫性如何等。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會,當大家再一次坐到談判桌前的時候,原來僵持對立的問題會比較容易溝通和解決,僵局也就隨之被打破了。
6)以硬碰硬,據理力爭
當對方提出不合理的條件,製造僵局給己方製造壓力時,特別是在一些原則問題上表現出蠻橫無理時,要以堅決的態度據理力爭,因為這時如果作出損害原則的退讓和妥協,不僅損害己方的利益和尊嚴,而且會助長對方的氣焰。所以,己方要明確表決拒絕接受對方不合理的要求。這種方法首先要體現出己方的自信和威嚴,不懼怕任何壓力,追求平等合作的原則;其次要注意表達的技巧性,用綿裏藏針、軟中有硬的方法回擊對方,使其自知沒趣,主動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