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煽動(1 / 2)

掖縣是萊州府府城所在,掖縣趙氏自稱萊州趙氏,看登州趙氏為蓬萊趙氏。同樣的道理,登州趙氏看萊州趙氏為掖縣趙氏,為的都是重申自己一係的正統性。

登萊不分家,萊州衛與登州衛曆史淵源也深刻。

趙期昌抵達掖縣時,就遇到了不少衛裏熟人,如於學文就來掖縣於家拜年走親。

這次趙期昌來掖縣也算是拜年走親,掖縣趙氏家主趙孟早已備好家宴,宴會舉行前攜帶家中各支掌事人,與三個兒子一同,領著趙期昌進入家中藏書樓閱覽。

這年頭衡量一個家族的底蘊輔助標準是錢權聲望,但主要的標準就一點,那就是藏書。書的多少,書的質量,書的排列布局都是家族底蘊的體現。

毫無疑問,永樂皇帝下令編成的《永樂大典》是目前最讓天下人羨慕的皇室藏書,可惜就連尋常藩王都看不得全套。除了皇室子弟外,也隻有翰林院的庶吉士、翰林能借閱。

而借閱也有限製,很多涉及權術或隱秘的東西,隻有皇帝和太子能看,其他的皇子也沒資格。

掖縣趙氏的藏書樓不如趙期昌的氣派,但藏書量十倍於趙期昌。

一樓都是尋常書籍,趙期昌看著一層層書櫃上標注的綱目分區,心中就激動。

上二樓前,趙期昌跟著掖縣趙氏諸人在銀盆中洗手後,才登上二樓,二樓更為空闊,趙孟給趙期昌做著介紹,這裏的都是掖縣趙氏子弟在外為官、求學、遊曆時手抄的。

掖縣趙氏的確沒出過什麼大官,可三代人內連續在國子監內拔貢授官,做的都是學政體係內的官,負責的都是地方教化。

的確在官場沒有硬實力,可士林布下的關係網堪稱遍及天下。士林就這樣,我認識你,你認識他,那我也就能認識他。

掖縣趙氏也的確沒出過一個進士,可人家出過進士身份的學生!

趙期昌在掖縣靠著名聲拉了三百多桀驁不馴的馬隊來掖縣,為的就是顯擺自己的影響力給掖縣趙氏看。

掖縣趙氏也不是省油的燈,直接領著趙期昌來比兩家底蘊,隱晦告訴趙期昌,論潛力我家還是有信心的。也有另一重意思,你走的是武官路子,我家完全可以走文官路子:在發展上,咱是兩條路上的人,你官位再高也是武官,我需要幫助,你也幫不上呀!

沒有過硬的供求關係,聯宗一事也就沒有誰求著誰要聯宗的說法。那硬要聯宗,就要擺出雙方的誠意,不要搞欺負人那一套。

大概明白了掖縣趙氏的心思,趙期昌隻談書,不再談聯宗一事。掖縣趙氏……真有那麼清高孤傲不願意聯宗?

不可能,否則就不會領著趙期昌來藏書樓展示底蘊。展示底蘊,為的是更好的討價還價,僅此而已。

這種關係家族未來幾代人分合、核心的大事,又沒有外部壓力進行督促,所以過程都是很慢的。反正趙期昌不著急,他才十二,有足夠的時間來吞並掖縣趙氏。

趙期昌更能忍,幹脆不談聯宗一事,掖縣趙氏可著急了,他們還想著搭登州趙氏的東風,主動找趙期昌開啟話題,定下正月十五登門拜訪的事情,意思很明確,今天不談可以,我們到你的地盤,你展示展示你的底蘊,到時候咱擺開籌碼,好好談一談。

就這樣,趙期昌帶著趙孟的三個兒子,第二日一早就啟程返回登州。

路上,於學文主動來找,便結伴同行,與趙期昌同車,車裏就他們兩個人。

車裏,趙期昌煮好茶遞給於學文,此時正談著戚繼光:“他是個心思我管不著,也沒道理去管。你也知道,衛裏有眼睛的人都知道,我想請他擔任副將,我這也是好心,可他不領情,怪得了誰?”

於學文盤坐在,左手手心攏著酥皮點心,右手捏著一撮撮往嘴裏送,麵容泛著笑意:“這事兒,我這外人瞅著都覺得可惜。其實吧,衛裏各家升官的升官,發財的發財,戚家老哥沒啥起色,是個人心裏頭都糾結。”

端起茶小飲一口,於學文眨眨眼睛:“你說吧,兩年前你不過世襲小旗什麼職務都無,戚家老哥就是四品衛掌印,中間隔著七八級。眼前呢,你又是都僉事,足足比戚家老哥高兩三級,家中產業更數十倍於戚家。這事兒……”

沉吟著,於學文觀察趙期昌臉色,自嘲笑笑:“這事兒就這樣,老戚還算個人物,多少有些誌氣、操守。換做尋常人,要麼口蜜腹劍巴結你,恨不得你轉身時一刀捅你個對穿;要麼跟個乞食小犬似的,搖著尾巴追著你跑。”

說最後一句時,於學文伸出指頭指指自己胸膛,臉色不屑:“家裏那幫老朽,還圖謀著與你兩個弟弟聯姻,好圖謀捕倭軍副將之職。”

“副將?”

趙期昌懷裏抱著高竹筒,努嘴:“這個職務,我三房一係真沒有合適的人物來做。老哥這裏,想要插一手,還缺點東西。”

於學文搖搖頭,依舊是自嘲口吻:“我……不合適,你的副將不好做。”

緩緩飲一口茶,趙期昌心中衡量,三房內真沒合適的人充任副將,最合適的戚繼光沒這打算,那於家出一個人來當副將……畢竟是衛裏老牌強力宗族之一,借此拉於家上船,三房上下也沒人會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