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劉二惟明(2 / 3)

這是一封落款為毒蜈蚣的信,意思就是聽劉二做下好大的事情,準備帶人投奔,讓劉二爺劃下道,由他做了這個投名狀,就上山。

第二封信則是以官軍身份,以趙期昌的身份寫的一封勸降信,隻要不殺趙顯,他可以適當的時候稍稍行個方便,可以坐看這些人從自己眼前突圍。落款上名字、手印、官印、個人私印俱全。

若真是劉磐本人在山上,那就交出第一封信,想來趙顯也能拿了回信安然下山;若不是,那第二封信就是趙期昌交出去的把柄,山賊足以拿這封信勒索趙期昌。

趙顯也知道第二封信的厲害之處,將第一封信貼身攜帶,第二封信折疊後塞入刀鞘。

其實趙期昌也不怎麼怕第二封信落入山賊手中,天明後他要與朱應奎、王道成一起開個關於戰事進展的會議。私下小會議時,得到這兩人支持不難,到時候將山上賊人殺光,就能斷絕後患。

前提就是,一定要剿滅北曲山賊,一個都不剩才行。

次日,初二日,舉行聯合會議,會議有三項工作。

第一是轉交指揮權,王道成的指揮權正式交給朱應奎,中軍身份由標營轉入趙期昌部。

第二是落實軍功分配,一起研討軍功申報工作,到目前為止,標營上下還瞞著何鼇。

第三件事就是重新調動防線,趙期昌部作為中軍沒必要動彈,標營指揮序列下降,就要聽朱應奎的調動,進行必要的換防,完善防禦體係。

朱應奎前途一片好,坐在那裏標營上下服服帖帖,一點波動都無。

當場各處就把申報軍功的文書寫好,給朱應奎過目,確認沒有大的疏漏後,各處才用印給何鼇發送。

而棲霞縣這邊因為朱應奎盯著,這是他們上司的上司,保證下午前就能將欠中軍趙期昌部的兩千石糧食、藥材、棺材、布匹如數交割。

而今日,登州知府衙門也得知官軍大勝一場,形勢一片大好。正忙著動員士紳再次資軍,連官庫裏的物資都會擠出一批,開始往中所運輸。估計一幫子人也沒心思走親訪友了,都會跟著戚繼光所部主力部隊來棲霞蹭軍功。

而也如朱應奎計劃的那樣,除夕夜大勝的指揮官名字由趙期昌改成了趙鼎明,而趙期昌的軍功則是陣斬賊酋劉豹子,並斬首五級。至於一個十一歲大的少年如此生猛的戰績,上頭信不信不重要,反正下麵報功的人也都是信了。

何況,這種生猛少年曆史上也多的是,不多趙期昌一個。

另一個方麵來說,一場大勝後,經過內部分贓,所有人都已經擰成了一股繩,捕倭軍與標營可能爆發的矛盾也因為朱應奎的到來而消弭,現在的官軍才能說是真正的軍令統一,可以協同作戰了。

此前,受限於威望、官職,王道成根本無法如心使臂那樣調度各衛雜軍。

也因為這場大勝,所有人對後續的大勝充滿信心。要知道,趙期昌率領的隻是登州衛捕倭軍一部,四分之一的主力。而戚繼光,將門虎子,接任衛掌印快一年的時間,訓練的捕倭軍在一個少年手中都如此犀利。

那當年戚大帥的繼承人,戚繼光親率主力部隊抵達後,擊破北曲山賊似乎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一場會議用了一個上午時間,才把各方麵捋順。

正午時,所有人一起吃了一頓聯誼酒宴,朱應奎察覺趙期昌不吃肉有些奇怪,很快各方麵的人都去做準備。

至於趙期昌不吃肉,唔,任誰在血肉橫飛的場景裏轉一圈,短時間內都不會有太多興趣。

最後的三人會議舉行,帳中趙期昌坐在右首位置低聲講述自己發現的情況與計劃,並把密信遞給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