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世上沒有雙贏(3 / 3)

見趙期昌竟然理解自己言中之意,趙普益心中不驚反喜,為了增加自身份量,很矜持的猶豫:“這個……容餘思量思量。”

“也好,茲事體大,先生慎重考慮也是應該的。”

趙期昌說著拱手,也就這麼散了。

回到屋子裏,慶童、龔顯從夥房端來早飯,張承甲也湊近來一起吃。

慶童提著茶壺倒茶:“老爺,青田先生此舉,反倒讓小的糊塗了。”

他小時候也在趙普益那裏受過啟蒙,也隻是一年多時間罷了,然後就因為機敏,被趙鼎明收做家奴,留著培養打算給兒子做今後的得力副手。

趙期昌接住茶碗,笑著卻問向張承甲:“怎麼,兄長還沒起來?”

張承甲悻悻一笑:“泰山大人寶刀不老,雄風猶在。”

龔顯見三人哄笑,也跟著笑了起來。

趙期昌搖頭笑著想要將笑意甩出腦海:“你呀你,這話傳出去,有你苦頭吃。”

他看向慶童,也笑著:“咱家裏這個趙先生,不簡單想的多。一大早來找咱,是看到族裏這條船要沉。看上咱三房了,這才賣弄一番才情本事,估計想著上演一折三顧茅廬的戲碼。”

慶童點頭,端起碗:“老爺怎麼看?”

趙期昌努嘴:“多一張吃飯的嘴也無礙,這文人都有毛病,稍後咱去請教請教做足場麵。反正捕倭軍建製確定後,一把要配備最少兩名書吏,多個舞文弄墨的能少不少事情。”

文人很可怕,最可怕的就是這種前期讀書讀傻了的,後期又醒悟的老童生、老秀才。這種人或許不會打交道,可讀書的那種偏執性子,醒悟因悔恨嫉世恨俗產生的狠辣心思是刻在骨子裏的。

飽受了大半輩子的貧苦,醒悟後發現前半生的堅持都是錯誤,這種人做起事情來,就別指望能心慈手軟。或許他們膽子小,可心腸絕不會軟。

飯後,趙期昌很‘急切’的去拜訪、請教趙普益,滿足趙普益那僅有的一點矜持心理。趙普益剩下的尊嚴,就靠這點矜持在撐著。

趙期昌可以踐踏這點矜持並得到趙普益的屈服,可他不是內心有毛病的怪胎。

如果沒有必要,他會尊重任何一個人的尊嚴。

院中陽光明媚時,趙鼎明做著擴胸運動,看著院中五顆綠梅,問:“老三呢?”

老仆跟在身後:“三房老爺已走了,帶著家丁扈從,還有青田也跟著走了,說是去城北校場。估計這會兒,已帶著兵馬出了東門。”

趙鼎明笑了笑:“還是這麼個雷厲風行的性子,以為他病一場,會好好享受享受安逸。”

老仆笑著:“三房老爺就是能做事的人,這一點刻在骨子裏。老爺,是不是衛裏有事情需要三房老爺?”

“他這是將事情交給咱大房來做,信咱大房為人。衛裏頭也沒什麼要緊事,捕倭軍鎮在那,也就一些嘴皮子事情。不過,青田也跟著去了?”

趙普益字青田,算起來也是趙鼎明主仆幼年時的同窗。

一個大族裏,名義上的族兄弟關係,有時候還真不如同窗關係來的近。

老仆組織了一下語言,道:“青田耐不住寂寞,可能也見三房勢頭好,有危險,就過去幫忙了。”

趙鼎明扭頭,咧嘴做笑:“他聰明,上了條好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