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蠱惑人心(1 / 3)

一大早的,張茂父子來到城北軍營慰問所部子弟兵。

校場一角,父子倆看著全軍操訓,散步閑聊。

趙期昌昨日沒有去衙門裏開會,這一點張承翼也想的明白,人家是查倭行動中排序第三,比田啟業還要稍稍高一點的人物,又屢曆軍功。捕倭軍體係內的地位就是今後衛裏各家的地位,趙期昌是排序前五的人。

若參加一個會議,身份隻是火墩管事百戶,排在他前麵的足足三十多人,這是很沒麵子的,也會讓捕倭軍內部感覺在衛裏掉麵子而不滿,會讓戚繼光難做。

在捕倭軍重組計劃沒完成前,他估計趙期昌是不會再參加什麼會議。

他開始正視趙期昌視趙期昌為競爭對手,花心思研究趙期昌。讓他想不明白的是趙期昌怎麼一大早就帶人出城了,這簡直不可理喻。

最起碼,也要跟著戚繼光等人去水寨朱應奎那裏拜見一下,回憶戰時種種加固彼此友誼,然後再表態繼續與朱應奎合作,打好關係才是緊要的。

可人家直接就走了,這讓張承翼十分想不明白,這個問題也是張茂讓他思考的問題。他真的想不明白,別人可以耍脾氣一走了之,可朱應奎在行動中對趙期昌可謂是多有照顧,趙期昌這麼走了不僅是耍脾氣,而是在打人家朱應奎的臉。

他想不明白,歸根結底就是趙期昌的行為總結下來就是三個字:沒必要。是不合理,缺乏理論根據的行為,真要解釋隻能是趙期昌腦袋發燒了。可趙期昌是這種衝動的人?張承翼越想,越覺得糊塗。

張茂輕歎一聲,讓張承翼臉皮發燙,腦袋垂的低低:“還請父親指教。”

“三郎這是一步好棋。戚繼光即將跟隨朱應奎回曆城述職,衛裏下月初的會議就在今明兩日舉行。他留著,戚繼光不好安排他的位置,坐的前了生是非,坐的後了捕倭軍不滿,這是一個方麵。另一個方麵,捕倭軍如此大大勝,於情於理總旗官以上的,都要去參將府一趟,三郎年幼軍功又壓住了各處,他去了他固然出彩,可各處必然一頭灰塵,又解了大夥的窘迫。”

“最後一方麵,此次查倭行動軍中指揮排序三郎是第三,趙鼎明總司後勤沒出差錯,坐鎮後方也是一功,能排在第五。前五兩個趙家人,衛裏怎麼想?戚繼光怎麼想?捕倭軍裏的弟兄怎麼想?”

原來是不得不走,張承翼道:“可父親,三郎這麼走了,朱應奎那裏怎麼看?”

“人家關係深著呢,劉磐將那麼能打的家丁說送就送了,這點小事情,朱應奎會在意麼?”

何況,張茂有一句話還沒說,不願意給兒子增加包袱,那就是昨日捕倭軍都對朱應奎有了抵觸心思。趙期昌這麼不給朱應奎麵子,會贏得捕倭軍內的好感並豎立自己的威風。而朱應奎想要繼續與捕倭軍合作,也擔心捕倭軍記恨。趙期昌的行為算是將捕倭軍的怨氣發泄出去了,這股怨氣隨著趙期昌不給麵子,朱應奎大度不追究,讓捕倭軍又有了麵子,也就那麼輕易揭過去了。

唔,說真的,趙期昌真沒這麼多心思。他隻是認為自己應該走,留著隻會尷尬。最重要的一點是,他不想以百戶的身份旁聽衛裏會議,他想要坐到前排去。

至於能坐到什麼位置,要看兵部給個什麼說法,如果繼續磨練的話,那他就待在白石墩專心打理自己的基業。如果升官,還要看衛裏怎麼安排差事。

捕倭軍重組計劃還在進行中,此次趙期昌回白石墩,拉走的家丁、子弟兵步軍一個總旗,以及陳明理部的馬隊,還有此次戰後瓜分的剩餘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