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人力為先(2 / 2)

趙期昌伸出一根指頭:“小弟與各處說明白了,農閑時一頃地出一丁供咱驅使。這樣在冬月前,這八十頃地開荒完成,到明年春耕的兩月裏,咱這邊能有八十多青壯幫著做工。待莊田走上正規,這八十青壯就是八十家丁,算上已有的,咱手裏在農閑時,就有過百家丁。”

手指縮回變成拳頭,趙期昌道:“過百的家丁,衛裏可就咱這獨一份。各處的家丁都是姻親湊在一起的,或是拉著親族子弟、佃戶民壯湊的。從無一家能出百餘家丁的說法,大兄你想想,咱手裏有過百家丁,衛裏、府裏,誰敢甩小弟臉色?”

總體算下來,趙期昌割出去的八十頃地,承租山民實際繳納三成五的稅,能落下六成五,這種收益已經比標準的士紳佃戶還要劃算半成。

他剝削的不多,又加快土地開發,隻要他的基業熬到明年夏收。別說張茂,就連戚繼光也要給他麵子。

趙期昌已經發覺這種低租抽丁的好處,他不知道這種製度與均田製有著一種奇妙的神似。

均田製與府兵製是相輔相成的,與衛所製度也是相差不大的。衛所製度裏正軍是三成賦稅,還要被軍官抽來做這做那,連農忙時都拉著你去做私活,至於工錢就是瞎想,連飯都給你不管。

這批山民佃戶三成五的租子加稅,趙期昌保證隻在農閑時抽丁,並管飯。這種好處足以抵消那半成多出來的租子,所以總結下來,山民佃戶的待遇與國初軍戶的待遇是相差不大的,甚至更好。

然而,他隻覺得這種方式強大,能短時間內讓他獲得稱雄衛裏的本錢。

趙鼎明神色嚴肅,眉頭皺著:“可還是虧得慌,這麼多家丁能做什麼?這是花錢買氣派,最不值當。”

他寧願地荒在那,也要等緩過氣後在慢慢一口一口吃,為的是保證最大的收益。趙期昌看重的是人力,趙鼎明看重的是收益,是錢。

一樣的土地,趙鼎明吃下去後每年能有三十石收入;趙期昌可能會多兩個家丁,錢糧收益幾乎為零。

帶著家丁從戎打仗,趙鼎明想了想感覺這條路還是虧得慌,折損的家丁國朝可不會幫你掏撫恤。家丁都是家鄉子弟,跟著你出去折一個,鄉人怎麼看你?

趙期昌看重的是八十頃地帶來的八十名家丁,這也是八十名兵役,是趙家三房威勢所在。趙鼎明看重的是租子,八十頃地按著他的規劃,即使繳稅的情況下,每年收益能有一千五百石。若不繳稅,足足能有五千石收益!

其實物產擺在那裏,一千五百石雇傭家丁,一年十五石也能養百名家丁。趙期昌的優勢在於土地與家丁名額綁死,貫徹這種製度,土地越多家丁越多。

家丁越多,他的權威就越高,越就沒人敢招惹他。

皇權不下鄉的年頭裏,地方宗族械鬥衝擊縣城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時代,隻要手裏拳頭夠硬,完全可以強行各種兼並,擴張實力。

現在的趙期昌還沒想那麼遠,他隻想手裏的家丁越多越好,手裏能打的人越多,他越就有安全感。

戚繼光看重他,他感覺是戚繼光憐憫他;劉磐、王道成願意與他交往,他認為是自己年齡太小,使得這兩個人在好奇心下才與他交往。

張茂看重他,不是他趙期昌多厲害,而是趙鼎明長袖善舞能生事情,在合則兩利的情況看重他趙期昌。

是的,趙期昌一直沒有安全感,在山頭寨被攻破的那一夜開始,他不信任衙門,不信任軍隊,隻相信自己手裏的。

趙鼎明要勸趙期昌改變經營方式,趙期昌一骨碌翻起來,端著茶碗飲一口道:“兄長,你好好想想,咱老趙家這一回整整擴土接近二百餘頃,小弟從無到有直接名下就有一百一十頃。兄長那裏也是新擴一百一十頃,再加上五年後張家撥過來的地,整整不下三百頃!”

揚著頭,趙期昌右目眥圓:“三百頃啊兄長!這是三萬畝地,整整一萬坰的地!整個登州,加上萊州府,又有幾家能有這麼多地?”

趙鼎明臉色直接垮了,顯得有些灰白。

趙期昌依舊說著:“咱家裏向上追述六代,老祖宗裏頭最厲害的也就是個遊擊將軍。眼前家裏,就兄長是個所僉事,所僉事算不得人物,什麼都不是!”

“咱家裏若沒有一點依仗,這三百頃地開好……嗬嗬,若五家聯盟破碎,咱老趙家首當其衝,會被吃的一幹二淨!”

深吸一口氣,趙期昌看著趙鼎明:“我三房能起來,大房扶助功不可沒。大房可以慢慢來,我三房不能等,慢慢等隻有死路一條!大房怎麼發展兄長拿主意就是,反正三房必須這麼搞。手裏沒有這一百多家丁,小弟我睡不著覺。”

正屋外頭,大房的老管家,趙鼎明的幾個侄子,慶童、趙財等人等待著商議結果。

趙期昌的低吼聲飄入這些人耳中,有的臉色發白更覺得夜寒,有的握緊手中槍杆血液燃燒,有的瞪大雙眼仿佛才想明白很是驚詫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