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希望所在(1 / 2)

第二天對福山所、備倭城來說是忙碌的一日。

白石墩這裏繼續有條不紊開田,那場雨後一些埋的較淺的蘿卜種子已經萌芽。

揉著兩肩,又甩甩發酸的手腕,趙期昌也結束了一天的弓術練習與抄書工作。

遣散受訓家丁後,院中趙芸娘與孫孟娘已擺好桌椅。

在紅石山砍竹子的張承甲也累的夠嗆,與趙期昌洗漱,擦著臉說:“今兒在山上遇到了八角嘴甲長李濟,許久沒音信未曾想到眼前又成了鄰居。”

狠狠搓著臉,趙期昌抹一把臉上水跡,抽出腰間別著的布巾擦拭:“李濟?這混蛋怎麼在八角嘴做事?”

搖頭笑了笑,張承甲與趙期昌落座後,故作詫異:“怎麼三叔父與周邊各處管事的還沒打過交道?”

“沒空閑,上次在劉家旺趕集時,那邊管事的一名百戶還提醒咱去備倭城拜訪掌印劉千戶。咱連劉千戶都沒時間去拜會,更別說周遭同僚。”

趙期昌根本不怕那位劉千戶劉文清整他,整了他誰來接手白石墩?

再說了,蘆洋三寨十三火墩的正管衙門是中所,上麵能管他們的人就一個所僉事,兩個七品所鎮撫。備倭城那邊是戰時的正管衙門,理不理都無所謂。

三四十裏的路程,他沒時間去,也沒搭拜禮的心思。

趙芸娘二人從灶房往外端飯菜,今天包了餃子,肉、細麵都是張家小兩口帶來的。

張承甲給小碟中倒醋,扭頭看著趙期昌:“三叔父對周遭同僚如此冷淡,今天咱在紅石山砍竹,李濟領了幾個漢子看架勢是來找咱麻煩的。”

說著努嘴輕搖下巴笑笑:“沒想到是熟人,給他說了白石墩的事兒,這家夥明日會來拜訪三叔父。”

白石墩距離八角嘴也就五六裏距離,真的很近。擱在城裏,也就南門到北門的距離。

原來韓荊領著白石墩的軍戶跑得一幹二淨,幾天功夫趙期昌就領著同樣多的軍戶抵達,還開始大搞開荒,的確讓周邊軍戶、同僚詫異。

趙期昌垂眉思索搖頭:“不對,這混蛋應該知道這邊是咱主事。今天說不得,是故意找你去,好打開話茬子來找咱。”

李濟與趙期昌一樣是世襲小旗,家裏在菜市大街旁的驢馬街開布莊。現在官升一級當著總旗,是八角嘴火墩甲長。沿海火墩偏僻、危險,八角嘴火墩的管事百戶自然是隔三差五來一趟。

這家夥是驢馬街的孩子王,沒襲職前,驢馬街一幫子與菜市大街一幫子小鬼沒少打架。衛裏的、再加上民戶子弟,亂的一團糟。

想到李濟的好麵子,張承甲點點頭。

張承甲眯眼想了想,繼續緩緩點著頭:“叔父如此一說,咱細細一想,這狗日的神情的確有些做作。可咱白石墩什麼都無,他圖什麼?”

拿起筷子,趙期昌笑了笑,對端來餃子的趙芸娘道:“芸娘,手頭放一下,乘熱吃。”

趙芸娘看一眼灶房道:“叔父先吃,侄女兒也不放心孟娘一個人看鍋。”

吃了口細白麵包著的熱滾滾餃子,趙期昌看著左首張承甲道:“你好好想想,咱白石墩有什麼。”

吃著燙嘴餃子,呼著白氣,飲一口茶水,張承甲搖著頭,又低著頭去吃餃子,眼珠子抬起看著趙期昌,等待答案。

趙期昌緩緩說:“衛裏各家說開荒困難,這話不假的確困難。難的不僅僅在於有無合適的荒地,更在於有沒有心氣、機會去開荒。”

“白石墩這裏,足足能開三十頃田,現在才開了五六頃。一處如此可知各處,所以除了城周邊,外圍有的是荒地。之所以不開,就在於沒心氣去開,也沒機會。”

咽下餃子,又是一口茶水灌下,張承甲道:“是這個理兒,難道姓李的這小崽子想伸手撈一把?”

軍官階層不去開荒是在於沒心氣,因為開田的確有政策補助,可問題在於財產擴充後,會讓城裏的士紳加大力度蠶食衛所。

放著自己不開,土地荒在那兒永遠都是衛裏的,外人也別想插手。隻要手裏的土地夠生活,士紳就奪不了。

衛裏各家才是真正的地頭蛇,可架不住士紳走上層路線,尤其是都司府。衛裏各家過的緊巴巴,都司府也不敢明目張膽幫士紳。若衛裏各家通過開荒富裕了,那都司府可不會客氣。

軍官階層都如此如履薄冰,更別說下麵的軍戶。軍戶就是敢開,不怕以後被人搶,軍官也不會同意。就這麼簡單,所以大量的土地寧可荒著,掛在衛所編製裏荒著,也不能幸幸苦苦開了,平白為他人做嫁衣。

事情就是這麼的操蛋,誰讓都司府裏掌印的雖說是天下各衛的高級軍官子弟,可偏偏雜務、升調這類事的卻都是文官。

以前中樞五軍都督府管事的時候,各衛高級軍官、勳戚子弟掌控五軍都督府,下麵都司府自然是向著衛裏的。天下各衛日子再苦,可上頭人知道你苦,會體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