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大局所在(2 / 2)

總兵總兵,就是個兵頭頭。看著正一品,可連自由的指揮權都沒有。隻能像木偶一樣,被督撫、監軍操控。

在軍界,尋常總兵就是兵到兵十三級裏最高的那一個,可掛將印的總兵一個個才是真正的將軍,如大同總兵掛征西將軍印,寧夏總兵掛征西前將軍印。

劉文清很幹脆的熄了負隅頑抗的心思,如果因為一個操守印與這兩家子死磕,如果衛裏人人都如此不懂大局,那登州衛各家早就在火並中死的絕種。

緩緩點著頭,劉文清問:“舊馬營戍堡那件事,衛裏到底怎麼個說法?”

福山所距離登州城實在是太遠,劉文清自然不可能每次都能參加衛裏會議。

舊馬營戍堡撤編,對衛裏是一件大事,對半實土的登州衛來說,每一片平原土地都是寶貴的。舊馬營戍堡撤編,不出十年就會被民戶啃成渣滓,成為縣衙門管轄的區域。

割肉,舊馬營撤編,就是對衛裏的一次割肉。

割掉這一塊肉,其他這次沒挨刀的家族,都有可能在下一刀的被割,這是唇亡齒寒的關係。保住舊馬營戍堡編製,是衛裏各家共同的利益所在,這就是衛裏的大局。

趙鼎明咧嘴哂笑:“誰球知道能拖多久?戚掌印麵皮薄,姓黃的沒膽子頂在前麵。依我看,這舊馬營夠玄乎。”

劉文清努嘴垂眉想了想:“二位老哥,不妨讓黃家小兒當那舊馬營戍堡管事百戶,如此姓黃的就敢挽著袖子去幹。”

不提黃允良的兩個兒子還好,一提張茂、趙鼎明都笑了,張茂撫著胡須,笑眼眯著:“他家老大紙上談兵倒是一絕,老二剛考了個童生,就在歌樓打傷了縣裏學政老大人,就沒一個成材的。這事各家就是有心思合力推黃家一步,也不敢不是?”

說著笑吟吟上下打量劉文清:“舊馬營就堵在南門,做些荒唐事滿城皆知,到時候上頭追究,難堪的隻能是衛裏。”

劉文清尷尬摸著鼻子,片刻後說:“天色不早了,兩位哥哥與兒郎們行軍苦頓。小弟也就不叨擾了,現在趕回去忙完所裏事兒,明兒一早咱再見。忙完這檔子差事,小弟做東。”

趙鼎明起身,拍著劉文清肩膀,語重心長:“老弟大度,若我兩家站穩了,十五年內就將備倭城還給劉家。”

備倭城最重要的就是操守印,這是從衛所體製跳到戰兵體製的重要一步。就是台階,幹滿期限後考功合格,就能升上去。所以,衛裏誰家都無法壟斷,隻能輪流坐莊。

劉文清長歎一聲,他是沒機會往戰兵體係跳了,獲得一個承諾心裏多少有些安慰,點著頭:“兩位兄長慷慨。”

都是提前商議的拉攏籌碼,張茂點著頭說話:“我張家五年,趙家也五年,不出意外最快十年內給你劉家,最遲十五年。具體怎麼做,還要看今後衛裏的狀況。不過,若我三家聯手,城東這一片,就我三家說了算。其中輕重,老弟回去好好想想,要不要一起吃個大的。”

登州城以東,於家中左千戶以北,福山所以西這一大片的地方雖然沿海地形狹長,可也是百裏土地,荒地更是無數。

目光沉著,劉文清緩緩點著頭:“唉……大手筆呀,這個印小弟輸的不冤。這事關係太大,咱老劉家上上下下二百餘戶,不是小弟一人能拿主意的。如此可好,月底小弟領著族裏各房掌事的,咱一起好好議議。”

衛裏一直有城東開荒計劃,這個計劃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一直無法協同。因為瓜分地盤是一件很扯皮的事情,涉及的家族又多,就一直拖著。

現在城裏民戶越來越多,土地有限開始向衛所伸爪子。再不開拓荒地,不開辟新的產業,衛裏在人力、財力上,根本贏不了城裏的民戶。

這也是趙家、張家合起來的根本利益上所在,張家所在的中右千戶所在登州西邊,臨近萊州府濰縣。與右千戶所一起,已經被兩個方向的民戶衝擊的不像樣子,根本沒有開荒、開源的潛力。

有沒有劉家實際上並不重要,劉家不參與,那兩家瓜分備倭城以西,中千戶所以東這片區域。劉家參進來,瓜分範圍增加福山所。福山所已經被劉家吃的差不多,劉家加入進來會占去兩家的盤口。

可拉攏劉家後,三家同氣連枝真正抱在一起。別說是衛裏各家想伸手,就連登州城裏的民戶士紳,也不敢輕易伸手。

因為三家真正連成片後,這個集團能拉出上千規模的家生子隊伍。雖然比不上幾千人的宗族械鬥,可架不住這上千家生子人人能合法配備軍械,還有遠超宗族的組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