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中國移民的新房子(二)(2 / 2)

今年4月,加拿大房價在一年時間上升了8%,溫哥華上升21%。很多白人正從一個個到處都是漢字的社區消失。在這個曾經平穩的社會裏,他們正在發一輩子隻發過一次的大財,這筆財富來自中國。之後,他們拿著這筆錢到距離兩個小時路程外的地方生活,一般兩個月才進城一次。

在地產中介張小姐的記憶之中,列治文一個幾千戶的社區,從不多幾戶的中國人到80%都是中國人,中間隻用了半年時間。“我們怎麼看中國人越來越多?就是看學校。一個學校在半年前隻有兩三個中國孩子,半年之後再把孩子們的照片拿出來,你會發現找不到什麼洋人,全是中國人。我的新客人們常常說,我的朋友馬上要過來,我介紹給你。我忽然之間發現人多了起來,這個人介紹一個給你,那個人介紹一個給你,我就一直做事沒停下來過。”

大批投資移民的到來令張小姐的工作成為這個城市最賺錢的職業之一,但這也是一個需要人廢寢忘食的工作。工作的前6年,她隻吃過3次午餐。語言不好的大陸投資移民往往會完全聽從中介的意見,為了贏得大陸的客戶,大部分中介與客戶的關係遠遠超過了房子本身。他們的工作從賣房子、租房子,直到替那些英語不好的孩子寫作業、寫檢查、參加家長會。

如今,白人在購買房屋時忽然多了從前沒有的避諱:他們在學習中國的風水,置業時不再考慮那些麵朝公路的房子,因為住幾年之後如果想要倒手,華人不願意購買這樣的房產。作為一個多倫多附近小城大學的華人助教,兩三年之前,Jackie開始麵對新來教授們的抱怨:“很多溫哥華的大學教授因為房價太高,換到東部的大學工作。當他們結婚、生了小孩,發現教授的薪水無法在這裏負擔一個更大的房子。”

不過,大部分本地市民仍隻把中國人的到來當作一件喜聞樂見之事。在華人聚集區生活的July,一生都在從事超市管理員的工作。她說:“我就喜歡把各種各樣的東西擺得整整齊齊。別人問我,你住在哪?我就告訴他們,就是那個中國人很多的地方。”當被問到有沒有受到移民影響時,這是她唯一能想到的答案。而距離她房子不到500米的地方是當地著名的華人超市“大統華”,從香港人開始,來來往往的中國人與他們的食物已將她包圍了17年。

盡管在當地人眼裏,中國人購買土地、建設房子、提升房價,再賣給一批又一批剛剛移民的同胞,這更像是一個他們自己製造的遊戲,中國人在賺自己人的錢。但在中國,人人受到的生活教育似乎讓他們自然而然地明白:房屋從來不隻是市場的,當它遇到了大量的人口與金錢,可以是政治本身。

幾年前,因為金融危機,大量出售身份的加拿大吸引了大批中國人。2008年到2010年間,加拿大的投資移民申請多了一倍;2007年,他們的到來打破了加拿大移民人數的紀錄,這個紀錄指的是1997年前後的香港移民潮。

當這個城市的地產終於開始大幅增值,巨大的利潤又吸引著太平洋對岸一批又一批的同類,像共同炒作一支股票那樣,人們爭先恐後地加入到這個遊戲之中,以大規模占有不動產的方式,崛起在大洋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