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手相連 情滿婁山(2 / 2)

遵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項目推進,將幫扶項目列入年度重點工程進行調度,督導承接幫扶單位抓好項目落實。從7月初下達項目計劃以來,僅兩個月時間就實現29個投資類項目全部開工,累計完成投資2684萬元,實現投資任務過半。目前,正安縣脫毒馬鈴薯擴繁基地、正安縣大坎現代農業園、鳳岡縣現代煙草農業示範園、務川縣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學生公寓、習水縣土城鎮小壩小學寄宿製工程、遵義職業技校術學院實驗實訓大樓等一批對口幫扶項目陸續完工投用。

互動發展謀雙贏

“遵義鐵路建設迎來新機遇。”中鐵上海設計院專家組一行不久前抵遵考察,就城市軌道交通、鐵路、市政領域的工程勘察設計,與遵義市政府進行座談磋商。遵義市長王秉清隨後組織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遵義市鐵路建設大會戰實施方案》。

“遵義工業聚勢打造高新產業集聚區。”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組團考察遵義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彙川區機電製造產業園,圍繞對口幫扶框架協議達成多項合作意向。隨著《上海市幫扶國家級遵義經濟技術開發區共建彙川區機電製造產業園區規劃》編製完成,標誌著滬遵兩地正式牽手打造貴州乃至西部一流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園區。

兩個月多來,上海國盛集團、上海建築材料集團、上海月星集團等20多家企業先後赴遵考察,達成產業互動發展共識,簽署投資發展新型納米碳酸鈣生產線設備、新型防水材料(PPR鋁塑複合管)生產項目備忘錄。上海浦發銀行在遵義縣建立“園區推薦+銀行審查+公司擔保”的“銀園保”融資服務新模式,解決了入園企業融資難問題。遵義市對口幫扶合作交流辦副主任楊升平說:“一批協議和備忘錄的簽訂,顯示出滬遵兩地在工業、現代交通、金融和服務業方麵合作前景廣闊,後勁十足。”

在滬遵兩地黨委、政府和對口幫扶單位的積極推動下,上海與遵義的經貿考察、合作交淡十分頻繁。遵義各級組團14批次赴上海舉辦“直航遵義·醉美之旅”等對接交流活動,宣傳推介遵義旅遊文化和特色產業品牌;上海方麵先後組織27個批次考察隊伍到遵義開展經貿合作和項目洽談活動。截至目前,上海市企業與遵義新增簽約產業項目8個,涉及產業投資66億元,已經到位資金7.2億元。雙方將致力重點推動裝備製造、汽車、IT產業等領域的融合發展,孕育一批“造血幹細胞”項目,成為建設美麗遵義的一支新生力軍。

巧借優勢促幫扶

“遵義首批10名貧困先天性心髒病患兒已赴上海免費治療。”遵義市婦女兒童醫院院長王健說,上海市兒童醫院開展“千裏送醫到遵義”活動,在醫院義診篩查先天性心髒病患兒,並捐助建設遠程科技合作平台,搭建了通過現代通訊實現遠程專家會診的新型就診方式。

上海仁濟醫院、利群醫院等15家大型醫療機構的20名眼科專家,赴習水縣開展“慈善光明行”活動,為3983名貧困眼疾患者進行診查,實施免費手術371例,讓339名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為32名胬肉和倒睫患者解除眼疾痛苦。

支持教學科研和醫療衛生事業,推動幹部人才交流培訓……憑借上海在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等方麵的優勢,滬遵雙方在公共事業上的合作如火如荼,兩地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高新產業和重點企業開展多層次合作。

上海科學技術職業學院援建遵義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實訓車間,並提供實訓設備、師資等教學資源。上海師範大學與遵義師範學院啟動“人才培養與學術交流”項目,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研究生教育等方麵確定了合作計劃。

今年上海將安排資金401萬元,為遵義培訓各級各類幹部1460人。遵義也積極對接同步啟動了“千人上海充電工程”,重點圍繞城鎮化建設、城市規劃設計、財政金融、農業產業化、教育衛生、招商引資、行政管理等方麵舉辦培訓班。目前,首期扶貧幹部、園區骨幹、醫生專家、中小學校長培訓已陸續啟動。

與此同時,遵義也選派了10名處級幹部在上海掛職。針對長期在欠發達地區工作,幹部眼界不夠寬、思路不夠新的實際,在上海掛職鍛煉、學習培訓的幹部,還將在上海深入企業園區、示範基地、醫院學校和科研院所參觀考察,增長見識、開闊視野。(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