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旅遊目的地危機營銷管理(3 / 3)

-在目的地自己的網站上發布自己的消息;

-進行全球交流與合作,重振旅遊業。

2.靈活促銷(Flexibility inPromotion):

-提供新的利基市場(Niche Market)產品;

-開發有經驗的或專門興趣旅遊者或目標市場;

-提供特別的價格優惠;

-集中精力開展有最大增長潛力的市場促銷活動;

-增加國內旅遊市場的促銷力度;

-增加邀請旅行商或旅行代理考察或訪問的頻率或範圍;

-嚴肅對待和處理旅遊警告;

-借著危機期間形成的團結精神加強目的地內部的合作。

3.做好安全準備(Security in the Future):

-評估安全保障措施和方案;

-督促提高服務和設施的質量。

4.開展有效研究(Using Research Effectively):

-充分研究客源地市場對目的地的安全感應形象變化。

資料來源:北京大學旅遊研究與規劃中心網站,2003年5月。

三、旅遊目的地危機營銷管理

(一)危機營銷的含義

所謂危機營銷,是指旅遊目的地組織麵對可能發生或已經發生的對目的地旅遊業具有重大不利影響的突發事件時,通過采取特殊的營銷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危機給目的地帶來的負麵影響,從而維護良好目的地旅遊形象的各種營銷措施的總和。

(二)危機營銷管理

旅遊目的地危機營銷管理主要包括危機預防和危機處理兩個環節。前者立足於未雨綢繆,及時捕捉危機征兆,並提供相應的應對措施;後者則著眼於麵對危機時臨危不亂,及時采取各種措施控製局勢發展,維護旅遊目的地的良好形象。

1.危機預防。我國古代有“曲突徙薪、防患未然”的做法。對於危機事件而言,最好的管理方法是預防或及時發現可能引發危機的各種端倪和征兆,把危機化解在“萌芽”狀態。要做好以下兩點工作:

(1)建立危機預警係統。許多危機在爆發之前都會出現某些征兆,因此應當建立危機預警係統來及時捕捉這些征兆。旅遊組織危機的預警係統應包括:第一,組建一個由高級管理人員親自參加的危機管理小組,專門負責對危機活動的協調處理和統一領導,加強組織性和計劃性,減少盲目性;第二,建立高度靈敏、準確的旅遊信息檢測係統,及時搜集相關信息並加以分析、研究和處理,為處理各項潛在危機提供客觀依據。第三,建立自我診斷製度,定期從不同層麵、不同角度對旅遊目的地產業運行和旅遊市場進行檢查、剖析和評價,找出薄弱環節,及時采取必要措施予以糾正。第四,在行業內開展危機營銷的教育和培訓,增強旅遊從業人員危機管理的意識和技能,提高從業人員對危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應變能力。

(2)製定危機應變計劃。要有效應付危機必須事前做好準備。各級旅遊組織和旅遊企業都要製定一個規範化的危機應變計劃,作為處理緊急發生的危機事件的基本根據。危機應變計劃應分析危機事件的各種可能性和旅遊組織應該采取的應對措施和行動。應把總體部署和應對措施進行加工整理,形成具體的危機應變計劃手冊,為提供處理各種危機的指南。如新加坡航空公司給每位地勤人員提供一本手冊,裏麵詳細羅列發生班機誤點等事件時應如何處理。

2.危機營銷的管理技巧。當旅遊組織麵對突發性危機時,應沉著應變,積極采取各項措施,及時處理各種突發事件。要以維護旅遊者利益為第一要務,同時盡力保護旅遊企業和旅遊組織的利益;要致力於維持旅遊市場的正常秩序,促使旅遊目的地重新獲得公眾的信任和支持,保證目的地旅遊業的長期生存和發展。成功的危機營銷處理應注意以下幾點:

(1)積極主動。主動性是危機營銷處理的總原則。危機發生之後,無論是何種性質、何種類型、何種起因的危機事件,旅遊組織都應協助政府主動承擔責任,積極進行處理。旅遊組織應率先承認問題,並盡可能向公眾提供第一手客觀信息。這樣既可以為自身樹立坦率和負責任的公眾形象,也給危機的狀況定下基調,防止各種混亂甚至錯誤信息擾亂視聽,加大危機的處理難度。

(2)聲音一致。在危機發生後,旅遊組織應指定一個獨家發言人,保持對外信息的一致性和連續性,並要與媒體建立良好關係,盡量減少或避免信息錯訛現象的發生。

(3)告訴公眾事情的進展。當危機發生時,受害人家屬和社會各界都會期盼及時了解事件進展的最新消息,應經常向他們透露一些有價值的信息。特別是在事件出現關鍵點和轉折點時,更需要科學安排信息披露的時間、頻率、內容和方法等環節,力爭取得旅遊者家屬和公眾的理解和支持。

(4)保持旅遊行業內部的信息通暢,確保步調一致、令行禁止。尤其是當危機事件覆蓋範圍廣、影響程度深、持續時間較長時,要讓有關的從業人員享有必要的知情權,並通過他們的積極配合,促進危機的圓滿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