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張瑞敏:如何創造用戶價值最大化(3 / 3)

海爾在轉型升級方麵的探索

創新的“人單合一雙贏模式”把層級壓扁,中間沒有層級,大家都在一個層級上,不再是相互博弈的關係。

海爾在轉型升級中,自己探索了一個創新的商業模式叫“人單合一雙贏模式”。“人”即員工;“單”並不是狹義的訂單,而是用戶;“合一”就是把員工和用戶連到一起;所謂“雙贏”,就是員工在為用戶創造價值的同時體現自身的價值。

其實每個人都想追求自己個人利益的最大化,但是過去的機製是壓製這種追求的。在海爾,我們承認每個人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是合理的,但前提是這個人應該創造出用戶價值的最大化,所以用“人單合一雙贏模式”把兩者連到一起。

怎麼連?海爾把企業8萬人變成2000多個自主經營體,連到一起後形成利益共同體。這一變化,一方麵把原來公司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界限打破了,比如研發、製造、營銷都在一個平台上運作,而不是割裂的。另一方麵,把企業和外部的分供方、供應商連到一起。過去企業和供應商之間是博弈關係,企業想如何把價格降到最低,而現在是供應商進來和企業共贏共創。第三,把企業和用戶連到一起了,用戶不僅是購買者,也是設計者,參與到前端的設計中來。這一連就把企業的組織結構改變了。

200多年的工業經濟裏,企業的組織基本是按照古典管理理論的先驅馬克思·韋伯所說的層級製,即官僚製來做的。所有的企業都是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一層一層的。現在海爾的創新是把層級壓扁,中間沒有層級,大家都在一個層級上,但前提是大家有共同的目標,都為用戶創造價值,同時自己的價值也可以提高,而不再是相互博弈的關係。

海爾推行“人單合一雙贏模式”之後,現在已經初步取得了一些效果,體現在企業最重要的兩個方麵,利潤和現金流上。海爾的利潤從2007年到現在,複合增長率達到35%;營運資本周轉天數(CCC)現在可以達到負10天。曾經做得最好的是戴爾,它的CCC在全世界最高做到了負37天,不過現在也做不到了。其實這就是快速反應。為什麼經濟危機來了企業可能會破產?我覺得原因就是兩條:第一是庫存大,第二是應收多。經濟危機來了,庫存太大隻有降價銷售,降價銷售就會導致虧損;如果應收太多,經濟形勢一不好就收不回來,收不回來就有壞賬。所以現金流對企業非常重要。

海爾現在的一些做法還不成熟,還沒有把它完全做出一個體係性的商業模式,但是已經得到國際上一些專家、著名商學院的關注和認可,並已經把“人單合一雙贏模式”做成案例研究了。不是因為海爾做得多麼好,而是現在海爾的探索是符合互聯網時代的要求。美國著名戰略大師加裏·哈默在了解了海爾的創新後說,他在全世界跑了很多企業,大家都想往這個方向上轉,但是像海爾這樣幾萬人規模的企業也這麼做的還沒有,所以對海爾來說風險也很大,也不一定完全能做好,但是值得我們去探討。

最後我想用英國作家狄更斯在《雙城記》裏的第一句話作結束語:“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我覺得互聯網對於企業來講就是這樣,如果我們能跟上互聯網的步伐,互聯網時代對我們就是最好的時代;如果跟不上,互聯網時代對我們來講就是最壞的時代。

本文來源:青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