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李彥宏:用戶生產內容(2 / 2)

在無線時代,門檻變得更高了。因為連接服務不是簡單的搜索引擎技術,要跟線下結合。同時越來越多的人通過語音、圖像來表達需求。語音識別很難,圖像識別更複雜、更難,這些技術百度遠比其他的競爭對手要好。所以未來在這些方麵差異化的體驗也會越來越明顯。總之,每一個公司都有自己不同的發展思路,我們有自己認定的東西,就緊緊朝著自己的方向往前跑,不太關注別人的方向走得怎麼樣。我們更關注的還是對用戶需求的滿足程度。

2.最關心產品是否被市場認可

提問:此前你提到是戰略辦去發現一個新的未來,當你們認準這可能是未來,決策是誰來決策?

李彥宏:大的戰略肯定都是我來決策,戰略辦相當於參謀部一樣。其實有一個勸說的過程,他們講的過程中我會挑戰他們。下麵的人理論上來講應該更敏感,更知道市場發生什麼變化,他要向上講我們需要怎麼做。他講的過程就是大家在形成共識,做出判斷的過程。百度還有一個文化是Enjoy being challenged,喜歡被挑戰。有時候大家理解為Enjoy challenge Others,不是,我們並不是鼓勵你去挑戰別人,是鼓勵別人挑戰你,或者說我作為一個個體,我特別喜歡別人來說我不同意。越被挑戰,你自己的想法就會越完善,出錯的幾率就會越低。戰略辦跟我的工作關係也是這樣的,如果他跟我講,我會挑戰他,如果我跟他講,他也會挑戰我,最後我們經過辯論形成一個共識。

提問:提一個問題,在你的戰略決策裏哪些考慮更多,比如規模、保持機密性,或者盈利,哪些是你做決策基本的出發點?另外,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每天麵臨很大的不確定性,你是不是要規劃自己的收入增長速度、結構,在你的決策裏麵如何和財務這方麵結合?還有,你是否會設想未來百度來自於搜索之外的收入會在百度公司裏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李彥宏:說實話,我對於收入、利潤或未來3年的人員成長花的精力並不是很多,今年收入是多少我根本記不住,上個季度的盈利是多少我也記不住,我最最關注的問題是我們的東西會不會被市場所認可。昨天移動搜索量是多少我能記住,PC搜索量是多少,團購昨天的流水是什麼,這些東西我能記住。這些東西意味著市場對你的認可,如果每天有很多人用這些東西,說明這個東西是市場接受的,所以我天天琢磨的是這個事。一個新技術應用後,市場的認可度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流水有沒有增加,平均每個用戶的搜索次數有沒有發生變化,每天使用語音搜索的人數有沒有發生變化,他們表達需求的方式有沒有發生變化?一旦方式發生變化,我們的滿足度是提升了還是降低了?如果降低了我們怎麼改進?我天天琢磨的是這種事。我覺得一旦東西被市場所認可了,你自然而然就會有收入,就會有利潤,就會有好的成長空間。當然了,對我來說,我知道公司裏有其他人,比如說CFO非常關心下一季度的利潤怎麼樣,這是她關心的事,我可以不關心。

本文來源:萬科周刊(WeChat:vanke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