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齊威王問用兵孫子,曰:“兩軍相當,兩將相望,皆堅而固,莫敢先舉,為之奈何?”孫子答曰:“以輕卒嚐之,賤而勇者將之,期於北,毋期於得。為之微陣以觸其側。是謂大得。”
——《孫臏兵法·威王問》
[譯文]齊威王問孫臏用兵之道,說:“兩軍實力相當,處於對峙局麵,都牢不可破,誰都不敢先采取行動,應該怎麼辦呢?”孫臏回答說:“先以一小部分士卒去嚐試,派下級將領中勇敢的人來指揮,要做好失敗的準備,不要期望取勝。以一小部分隱蔽的兵力襲擊敵軍側麵。可以說這會有很大收獲。”
原典
威王曰:“以一擊十,有道乎?”孫子曰:“有。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孫臏兵法·威王問》
[譯文]威王問:“以一個人來攻擊十個人,有辦法嗎?”孫臏回答說:“有。進攻敵人的薄弱環節,在敵人沒有做好準備的時候來攻擊。”
原典
田忌曰:“行陣已定,動而令士必聽,奈何?”孫子曰:“嚴而示之利。”
——《孫臏兵法·威王問》
[譯文]田忌問:“軍隊的布陣已經準備好,要采取行動的時候使士卒必須聽命令,應該怎麼辦呢?”孫臏回答說:“要有嚴明的法紀,又要有獎勵。”
原典
田忌曰:“賞罰者,兵之急者耶?”孫子曰:“非。夫賞者,所以喜眾,令士忘死也。罰者,所以正亂,令民畏上也。可以益勝,非其急者也。”田忌曰:“權、勢、謀、詐,兵之急者耶?”孫子曰:“非也。夫權者,所以聚眾也。勢者,所以令士必鬥也。謀者,所以令敵無備也。詐者,所以困敵也。可以益勝,非其急者也。”田忌忿然作色:“此六者,皆善者所用,而子大夫曰非其急者也。然則其急者何也?”孫子曰:“料敵計險,必察遠近,……將之道也。必攻不守,兵之急者也。……”
——《孫臏兵法·威王問》
[譯文]田忌問:“賞罰是軍事上最要緊的事嗎?”孫臏回答說:“不是。獎賞可以讓士卒很高興,可以讓士卒忘記死亡。懲罰是用來整飭軍紀,讓士卒敬畏上級的。這些對取得勝利有幫助,但不是軍事上最緊要的。”田忌問:“權、勢、謀、詐,這些是軍事上最要緊的事情嗎?”孫臏回答說:“不是。權力可以用來命令人們一起戰鬥。氣勢是用來增強人們戰鬥力的。謀略是用來使敵人毫無戒備的。欺詐是用來使敵人困惑的。這些對取得勝利有幫助,但不是軍事上最要緊的事情。”田忌生氣了,臉色已變,說:“這六個方麵,都是善戰者所使用的,而您說都不是軍事上最要緊的事情,那麼軍事上最要緊的是什麼呢?”孫臏回答說:“分析敵情,審察地形,必須要考慮周全,……這些都是將帥應該掌握的作戰規律。以進攻為主,而不是以防禦為主,這才是軍事上最重要的事情。”
原典
兵之勝在於篡卒,其勇在於製,其巧在於勢,其利在於信,其德在於道,其富在於亟歸,其強在於休民,其傷在於數戰。
——《孫臏兵法·篡卒》[譯文]軍隊打勝仗在於選用強卒,士卒作戰勇敢在於軍法嚴明,軍隊作戰機動靈活在於利用地形,軍隊富有戰鬥力在於將帥言而有信,軍隊具有良好的素質在於將帥明白用兵的道理,軍用不絀在於速戰速決,軍隊戰鬥力強在於養精蓄銳,軍隊戰鬥力挫傷在於頻繁作戰。原典
毋以積當積,毋以疏當疏,毋以盈當盈,毋以虛當虛,毋以疾當疾,毋以徐當徐,毋以眾當眾,毋以寡當寡,毋以佚當佚,毋以勞當勞。
——《孫臏兵法·積疏》
[譯文]不要以集聚對集聚,不要以分散對分散,不要以滿對滿,不要以虛對虛,不要以快對快,不要以慢對慢,不要以多對多,不要以少對少,不要以安逸對安逸,不要以疲勞對疲勞。
原典
故有形之徒,莫不可名。有名之徒,莫不可勝。故聖人以萬物之勝勝萬物,故其勝不屈。
——《孫臏兵法·奇正》
[譯文]因此,有形體的事物,沒有不可命名的。有名稱的事物,沒有不可製服的。因此,聖人以一物的特性克製另一物,這樣就可以戰勝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