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以一形之勝勝萬形,不可。
——《孫臏兵法·奇正》
[譯文]以一種事物去戰勝萬物,這是不可能的。
原典
故行水得其理,漂石折舟;用民得其性,則令行如流。
——《孫臏兵法·奇正》
[譯文]因此在水中穿行,應該順應水流的方向,這樣就可以利用湍急的流水來飄起石頭,而船也可轉變方向;用民眾應該順應他們的性情,那麼他們執行命令就像水從高處流到低處一樣自然。
這種觀念對於企業管理,尤其是市場營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如今有這樣一種說法:離市場越近的經理人越傑出。離市場越近,就可以使企業與消費者實現更好的互動,把消費者的需求以最快的速度轉化為企業的生產。
以“道”製勝謀略與運籌技巧
《孫臏兵法》中多次強調規律的重要性,在《兵情》篇中以矢、弩、發者分別比喻士卒、將帥和君主,認為隻有三方麵都合乎要求,才能勝敵;在《奇正》篇中以順應水流方向來比喻應該順應民心;在《客主人分》篇指出,作戰時人眾、糧多、武器精良都不足以依靠,隻有掌握戰爭規律,了解敵我雙方情況,善於利用有利形勢和良好地形,才是取得勝利的保證。戰爭指導者應在深入分析和全麵把握雙方主、客觀條件的基礎上,比較、分析雙方物質力量、智謀韜略,對戰爭趨勢做出正確預測,並依此製定相應的戰略方針和措施。
這一思想借鑒到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中,就要求企業家和企業決策者站在經濟發展戰略的高度,了解經濟運行發展的特點和內在規律,熟知競爭中的遊戲規則,掌握市場經濟運行規律,從而把握決定企業經濟運行的內在要素。此外,還應積極尋找並發現市場供求規律,按照市場需求配置企業資源和經濟要素。這正是孫臏以“道”製勝謀略對企業戰略的啟示。
因此,企業在進行經營發展戰略謀劃時,要將消費者的合法利益和合理需求放在首位,遵守商業道德和市場交易規則,了解企業所處的外部競爭態勢、競爭環境、國際局勢和產業政策,明確企業所處的地理區位及該區域自然資源比較優勢,熟知企業人才結構及素質;優化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和製度。
蒙牛的市場營銷策略就是這一謀略的一次運用。蒙牛自1999年成立以來,其發展速度在傳統工業中可說是一個奇跡。它的快速成長離不開營銷策略中的“從消費者中來,到消費者中去”、新“拿來主義”、“送去主義”等觀念。企業要通過與消費者的互動,把消費者的需求轉化為企業的生產,這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先挑選,後占有”,即新“拿來主義”,這是符合當下時代發展的一個策略。蒙牛深諳中國人的習慣和心理,將中國乳業最常用的“買贈”策略變為“贈買”策略,付出的是一袋奶、一箱奶,贏得的是顧客一生的忠誠。
蒙牛的營銷法則成功之處在於善於“經營人心”:在企業內部,經營員工,聚集人才,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在市場上,善於經營客戶之心、消費者之心,搶占消費者的心智資源,建立企業品牌在消費者中的美譽與忠誠。人是最大的生產力,經營企業就是“經營人心”:“抓眼球”、“揪耳朵”都不如“暖人心”。未來的競爭,最後都會聚焦於“得人心”這一謀略上。無論是客戶的心,還是員工的心,都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所在,這就是蒙牛的成功之“道”。
蒙牛“心”的經營謀略與《孫臏兵法》中以“道”製勝謀略是一致的。以牛根生為核心的蒙牛領導集團成功運用市場規律,正在創造中國企業的新形象。其狂飆突進式的發展,再次展現了孫臏以“道”製勝謀略對於企業管理的巨大作用和現實意義。
《尉繚子》
賞罰激勵謀略與運籌技巧
漢代劉向論尉繚,稱“繚為商鞅學”。尉繚的思想直接繼承著商鞅,具有法家思想的特征。相比《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司馬法》等,《尉繚子》在軍隊建設方麵更偏重賞罰激勵的治兵謀略。這對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激勵製度有深刻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