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哲學永恒的亮點在於:把麵前的每一事件均視為一種機會。我國古代《兵經一百》裏說:“目前為機,轉瞬為機;乘之為機,失之無機。”“危機”兩字,著力在“機”字,能夠轉“危”為“機”,力挽狂瀾,扭轉局麵,方顯滄海本色,才是真英雄的氣度;在動態中在不平衡中取得平衡,在逆境中變劣勢為優勢,才是真本事。所以我們說戰略思維很重要的體現在於麵對突發多變的內外因素變化,如何進行決策。
東南亞金融危機時,海爾在印尼和馬來西亞都建有企業,都不景氣。海爾經過分析發現,東南亞國家的家電消費是持幣待購,是因為發生了金融危機才不消費,並不是說家裏不需要。於是,海爾便不失時機地在這些國家做了許多的廣告,而且都在非常好的廣告位置,廣告的價錢還沒有金融危機前的三分之一。金融危機過去之後,需求量一下子就上來了。在管理哲學中,就叫做管理機緣論。危機時刻體現方向感、責任感和管理哲學思維,真正有能耐是在對待危機的態度和將風險化為機會。
《孫子兵法》也有雲:“(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某種意義上,這句話足以成為現代企業管理危機事件時所須遵循的“總訣”——無論是率領士卒打贏戰役,還是引領企業安渡難關,首先都應營造出不被敵人戰勝的條件,並在此基礎上等待戰勝敵人的時機。對企業來說,能否營造出“不可戰勝”的條件,這取決於自身;而競爭對手之所以可勝,大抵也在於其為我方提供了可乘之機。然而,“不可勝”並非意味著不會遭遇危機。作為企業的領導者,隻有堅持誠信、洞察規則、嚴守藩籬,才能使企業在八方風雨來襲之時巋然屹立。
另外,兵法提醒我們說,危機處理法則為“兵貴勝,不貴久”——企業應在獲悉危機發生後的24小時內啟動危機管理機製,並做好準備工作,如各方言論的搜集、基本立場的確認、“官方”聲明的擬定等,相關資源亦應協調到位。2004年4月22日,安徽阜陽《穎州晚報》刊發文章,指三鹿奶粉為不合格產品。當時阜陽偽劣奶粉事件正是全國上下關注的焦點。就在《穎州晚報》錯誤地把三鹿奶粉列入“不合格產品”的當天,三鹿集團副總經理便率工作組抵達安徽阜陽,與當地政府相關部門交涉——雙方很快就“政府出麵向三鹿道歉”一事達成了共識。次日上午,阜陽市政府與三鹿集團同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前者發布聲明、誠懇致歉;後者則通報事實、澄清真相——迅疾的反應讓三鹿變被動為主動,不僅從根源上“扼殺”了危機,還令後續的“正名”行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傳播效果。
總之,兵法告訴我們,隨著現代商品社會的迅猛發展,企業處於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格局之中,市場中所存在的危機也是無處不在的。企業要想靈活地適應經營環境的變化,就必須在產品、服務、公關等一係列的環節都力求完善,稍有不慎,就會身陷隨時都可能發生的危機之中。但是,每一次危機卻又既包含了導致失敗的根源,又蘊藏著成功的種子。發現、培育,進而收獲潛在的成功機會,就是危機管理的精髓;而錯誤地估計形勢,使事態進一步惡化,則是不良危機管理的典型特征。麵臨隨時可能爆發的種種危機,企業必須製定一套完善的危機處理機製,對危機預防、危機識別、危機處理和企業形象恢複管理等行為進行一係列係統的管理。
企業隻有從危機中發現自身弊端,找出自身應該改進的地方,加強嚴格管理,危機方有可能成為企業發展的轉機。海爾一怒砸冰箱,結果砸出了銷售收入超過800億元的驕人業績來。企業無論大小,都應該重視危機的存在,以嚴謹的態度麵對危機,處理危機,才能真正使企業步入正常的發展軌道之中。
四十二、為什麼大多數管理者重視《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是一本兵家謀略書,約成書於明清之際,作者已不可考。“三十六計”之說最早出自《南齊書·王敬則傳》,其中有“三十六策,走為上計”的說法。現在大家所見的三十六計,來自於明清時代,注有“秘本兵法”字樣,是一部收錄兵家權謀的通俗讀物。
全書權謀共分為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汁、混戰計、並戰計和敗戰計,每套又分六計:勝戰計分瞞天過海、圍魏救趙、借刀殺人、以逸待勞、趁火打劫、聲東擊西;敵戰計分為無中生有、暗度陳倉、隔岸觀火、笑裏藏刀、李代桃僵、順手牽羊;攻戰計分打草驚蛇、借屍還魂、調虎離山、欲擒故縱、拋磚引玉、擒賊擒王;混戰計分為釜底抽薪、渾水摸魚、金蟬脫殼、關門捉賊、遠交近攻、假道伐虢;並戰計分為偷梁換柱、指桑罵槐、假癡不癲、上屋抽梯、樹上開花、反客為主;敗戰計分為美人計、空城計、反間計、苦肉計、連環計、走為上。共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擇取的權謀都有一定的出處:“圍魏救趙”出自戰國中期齊魏桂陵之戰,是由孫臏提出的攻其必救、殲其必退的典型戰法;“暗度陳倉”是漢高祖為奪關中而采取的以正麵佯動,以掩護進攻路線的作戰方針;“假道伐虢”出自春秋中期晉吞並虢、虞兩國的做法,是強者對付弱者,一舉兩得的做法;“遠交近攻”是秦統一六國時,根據範雎的主張而製定的結交遠邦、攻取進鄰的外交方略;“以逸待勞”出自《孫子·軍爭》,同“以近待遠”、“以飽待饑”合為掌握戰鬥主動性的三種有效手段;“反間計”出自《孫子·用間》,與“鄉間”、“內間”、“死間”、“生間”合為常用的五種間諜活動方式;“李代桃僵”取自《樂府詩集·雞鳴篇》,“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旁,蟲來齧桃根,李樹代桃僵”,引申為以較小的代價換取較大利益的應變手段;“擒賊擒王”語出杜甫《前出塞》第六首:“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指以抓住要害處來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