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妙用傳統權變術——管理者應對變局的智慧(2)(1 / 3)

原則性和靈活性的真正統一,這是“權變”思想的實質。與“權”相聯係的“時”這個概念,也包含了辯證法思想,因為我們知道,“時”就是變化、發展、前進等意思,如“與時俱進”。“時”與“權”的結合、統一,就是指遇事要善於審時度勢,順應時勢,采取有利於事業成功的變通處置辦法。“權”與“時”兩者的結合,就是《呂氏春秋》哲學中的精華之一。因此,研究“權變”思想,對於啟迪我們的智慧,是有借鑒作用的。

《呂氏春秋》中的權變思想認為,並不存在一種適用於各種情況的普遍的管理原則和方法,管理隻能依據各種具體的情況行事。管理人員的任務就是研究組織外部的經營環境和內部的各種因素,弄清這些因素之間的關係及其發展趨勢,從而決定采用哪些適宜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權變管理強調靈活性和適應性,反對有所謂“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有效管理模式,認為隻能有針對具體情況的有效管理模式,它要求管理者從實際情況出發,靈活地處理各項具體管理業務。這樣,就使管理者把精力轉移到對現實情況的研究上來,並根據對於具體情況的具體分析,提出相應的管理對策,從而有可能使其管理活動更加符合實際情況,更加有效。

現實經驗也告訴我們,在事業上有作為的人是需要有度量的。因此,在一定的原則範圍內,應當有寬容精神,而這樣才有“權”可言。從《呂氏春秋》經典中的記述來看,一個人隻要是在維護基本原則,在進退、適從方麵,究竟是采取哪種方式,都是無所謂的,不必過分計較,不必看得太重。從權變的觀點看,如果是據於“義”,那麼,人們的不同選擇,就無所謂對還是不對了。這樣,才能達到“從心所欲而不愈矩”那種高超的境界。

三十九、《鬼穀子》對管理謀略有何意義

《鬼穀子》是一部總結論辯和遊說方法的奇書。作者鬼穀子,也稱鬼穀生、鬼穀神生,傳說他姓王,名栩。民間又傳其姓王,名禪,尊其為王禪老祖。因為《史記》中曾有張儀、蘇秦對鬼穀先生的記述,所以一般人認為鬼穀子當為戰國時人,其著作當然也產生於戰國時代。鬼穀子與老子、孫子、孔子、孟子、莊子、荀子、墨子、韓非子等先賢齊名,是一位傑出的思想家、謀略家,在“九流十家”中,他獨樹一幟創立了縱橫學派,被尊奉為縱橫家的鼻祖。

《鬼穀子》,又叫做《捭闔策》,內篇前12篇,從確定遊說的基本方針、基本策略,到遊說過程中揣摩對象的心理動態,再到抓住對象的心理活動,最後完成遊說主張的實施,構成了一個遊說之術的理論係統。其次,它表明了縱橫家們的政治態度。《鬼穀子》中所表達的縱橫家們的政治主張,無疑是一個富有爆炸性的政治號角,是他們改造舊社會建立新秩序的理論工具。正因為如此,柳子厚稱《鬼穀子》為“妄言亂世”,宋學士害怕《鬼穀子》亡家亡國亡天下。最後,《鬼穀子》反映了戰國後期綜合百家學說的趨勢。其中所總結的遊說之術,多有合理之處。若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則對今天的謀略學研究,乃至對今天的政治、軍事、外交、商貿、公關、決策,皆不無啟迪。

如何打贏戰役,鬼穀子的最大法寶是“揣測與謀略”。鬼穀子認為,不管是君主統治百姓、量材用人,還是軍事家統兵打仗、外交家遊說諸侯,在開始行動之前,都要進行揣測。在揣測的基礎上,與事實相對應,進行有分析、有目的的謀略,然後有針對性地實施。鬼穀子主張,縱橫遊說,用兵打仗,揣測和謀略是從宏觀上控製人和軍隊,但要使被遊說之人信服和使軍隊取得勝利,領導者必須善於決策和具有高超的實際本領。這種本領,鬼穀子稱為“術”。而這種“術”又分為以下幾類:

(一)捭闔術。捭闔的本義是開合。捭就是撥動,闔就是閉藏。鬼穀子認為陰陽、開合、捭闔是命名萬物生死存亡的大道理,是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捭闔術就是要掌握這種客觀規律,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按照對方的賢智、驍勇等情況,“乃可捭,乃可闔,乃可進,乃可退……”

在鬼穀子看來,開和閉時應該注意的要點是考慮周詳和嚴守機密,目的是偵察對方,正確決策,以實現自己的計劃。周全性與保密性在現代企業管理謀略活動中非常重要,商場如戰場,商業機密往往決定性地影響到一個企業的成敗。在競爭中,如果沒有周密的部署,在自己企業的特殊工藝、技能、客戶資料等商業機密泄漏給競爭對手,就會一敗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