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並發
不過產品雖然做得很好,定位也十分精準,但如何真正銷售出去可就考驗企業的真功夫了。
“我覺得之前王老吉的產品很值得我們學習,那就是整合所有的渠道,大力推廣,我們不缺好產品,卻往往行銷做得不好。”田茂慶表示。
在他看來,如果僅僅將果凍酒定位於夜店產品就是大材小用,就像王老吉建立品牌效應之前,涼茶僅僅是街邊小鋪售賣的地域特色飲料一樣。他和團隊將大部分的精力都用於渠道建設和推廣,不過剛剛開始做就阻力重重,其原因很簡單,大家對這個有點兒陌生的產品不信任。
不過,很幸運地,那時剛好趕上社交網絡開始大力發展,借助社交平台,田茂慶開始實行試吃策略。後來台灣藝人納豆和陶晶瑩不經意間在微博上介紹了這種奇特的果凍,Jellybird一炮而紅。“在這個時代做創新產品雖然有風險,但也可能意味著巨大的機遇,網絡的力量有的時候是爆發性的。”田茂慶說。
不過雖然重視在社交網絡上的營銷,也積極在電子商務平台上推廣產品,但對田茂慶來說,線下的陣地站依然必須嚴陣以待。可以看到的是,無論是杭州的全家便利店,還是上海的大潤發超市,或者是北京的搖滾酒吧,他和團隊在一切可能的渠道積極去嚐試和推廣,因為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大這個行業,讓消費者容易購買,從而形成消費習慣,最終在心智層麵給予Jellybird真正的一席之地。
談及品牌定位,對於自己的品牌名,田茂慶表示,Jelly是果凍,Bird是鳥,同時在每個果凍的包裝上都印著田茂慶的出生年份——1979,這三者加起來正是他對品牌的一種希冀,像鳥一樣可以自由飛翔,代表著他這一代創業者的夢想——可以飛往更加廣闊的領域。實際上,最近他已經將主要業務搬到了上海,在他看來,與台北相比,中國大陸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如今,Jellybird每個季度300萬美元的銷售額已經讓一些酒類同行刮目相看。與此同時,海外市場也讓田茂慶躍躍欲試,從最初的港澳市場到如今的澳洲和北美,在田看來,由於Jellybird符合時下全球年輕人的愛好,很有可能會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最近,田茂慶還在積極鑽研除了酒會派對之外的其他產品出售空間,他笑言,最近看得最多的就是美食方麵的書籍,因為如果能與高端的法國大餐結合起來,讓果凍酒成為正式西餐中最後一道可愛甜點,那將意味著產品銷路的大幅增長。實際上,之前,在很多酒吧推廣活動中,他們已經開始嚐試將果凍酒混搭其他的酒類和果汁飲料做成各種創意產品,這也算是小試牛刀。如今如果能在甜點領域,再下一城,那將意味著更大的獲利空間。
責任編輯:焦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