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9章 透明——管控力產生的良好環境(1 / 1)

什麼是透明?“透明”的定義很簡單:看到的便是真實的。透明將帶來令人驚歎的效果——由於工作人員掌握的情況更充分,運作更快速,問題更易於辨別,因此決策與執行也就更高效,企業最終將從中受益。而對於管理者來說,他們也能得到員工更緊密的協作。

身為企業的管理者,我們應該讓策略透明化,接受組織成員的監督和幫助。公眾輿論是最好的監督。透明,不僅是製度公開的需要,更是提高執行力的有效手段。將管理行為置於組織成員的監督之下,可以保證在執行的過程中不降低“高度”(不偏離策略既定方向)、不影響“速度”(按既定進度有序推進),不減小“力度”(有始有終,力量不懈怠)。這正是有效執行的具體表現特征。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向著透明化的方向前進,希望自己在客戶、投資人與員工心中擁有更加值得信賴的形象。特別是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透明,是管控力產生的良好環境。在透明化時代,企業進行透明化管理已是勢在必行。

一個企業的知名度越高,那麼這個企業遭受到危機的可能性就越高。企業聲譽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在透明化的時代,它可以演化成一股力量巨大的浪潮,在特殊的時刻迸發出強大的正麵或負麵的力量——良好的企業聲譽在危機時刻對企業來說是良好的保護傘,糟糕的企業聲譽則可能引發危機連鎖反應,星星之火終燎原。

在《赤裸的公司》一書中,作者唐·泰普斯科特說:在透明化時代,企業進行透明化管理已是勢在必行。在泰普斯科特看來,最為成功的企業大都在優化企業治理以及“透明化”方麵大量投入,包括:建立客戶參與性機製、加強品質與成本管理、加大創新力度並全麵改觀企業績效。這些成功的企業不但將“透明化”與誠信原則納入企業戰略中,更將這兩個關鍵企業特性融入產品與服務、品牌與聲譽之中。

那麼我們該如何讓自己保持“透明”的環境呢?對於管理者自身來說,最主要的一點就是需要誠實。要想樹立良好的信譽,你就必須做到百分之百誠實。如果可能的話,你應該在做到百分之百誠實的同時,表現出對他人的尊重與關心。而且,為了更好地影響並且激發員工,管理者必須讓員工明確體會到自己對他的關心。當然,管理者隻有真心幫助員工發展、對他們表示認可和理解,才有可能做到這一點。

管理製度的監督和透明,在無形中會在工作質量及生產效率方麵顯示出長期效益。隻有一個透明的良好環境,才可能會有管控力的產生。企業應當以各種適宜的方式向全體員工、主要的供方和合作夥伴溝通組織的價值觀、發展方向和績效目標,並采取適當措施確保雙向溝通。隻有這樣,企業的監督體係才可能高效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