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幾乎所有人都明白一個基本道理,那就是苦勞不等於結果。執行是需要結果來詮釋的,而不是你執行的過程。要知道,企業是靠結果生存的,沒有結果,企業就不能生存,這是硬道理。那麼什麼是結果呢?結果就是行動的落實,目標的實現,任務的完成!
對於企業老板來說,最關心的並不是員工在工作過程中出現了什麼樣的問題,而是問題有沒有得到解決,需要的是最終的一個結果。很多的員工會在思想上存在這樣一個誤區,那就是總認為自己已經完成了老板交代給自己的任務,自己已經下了苦力,那麼我就已經創造了業績,提供了結果。但實際上,這樣的認識是不對的。過程隻是完成結果的一個步驟,並不能完全取代結果。
在聯想集團的《聯想文化手冊》裏有這樣一句話:“不重過程重結果,不重苦勞重功勞。”這是聯想企業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在企業管理中,過程永遠沒有結果重要。打個比方,當我們去植樹時,我們所需要的最終結果是樹栽下去並能夠存活,至於怎麼挖坑、埋土、澆水、維護,這都屬於過程。如果我們把工夫都花在了過程中,最後樹沒有存活,那麼所有的一切都等於白費力氣。這也就是那些執行力高並取得卓越成就的企業,為什麼都一直強調結果和功勞的重要行。
在一家私營企業裏,有一名清潔女工,自身並不懂得任何的技術。但是,這天她卻告訴大家說,她把廠子裏的一台出了故障的進口設備給修理好了!她的話引起了大家的震驚,要知道那台機器大家想了無數的辦法都沒有修理好,一直閑置在那裏,她一個不懂技術的清潔工,怎麼能夠修理好呢?所以大家將信將疑,在一再追問之下,這名清潔女工才滿懷自豪地說,是她把自己懂得修理這類進口設備的表哥找來幫忙修好的。在說話的同時她臉上流露出來的成就感,仿佛比她自己親自動手解決了問題的感覺還要好。
這時候,有人便對她說:“盡管你的精神可嘉,但那也不能算是你自己修好的呀。”
清潔女工聽了,反問道:“反正問題是由我來解決的。如果不是我非要讓表哥過來幫忙,難道他會自己跑來修理嗎?機器會自己好起來嗎?這不就等於是我做的嗎?而且機器一直閑置在那裏,是我讓它動了起來!”
大家聽了她的話,正在暗中嘲笑她如此不可理喻,這時候企業的老板來到了他們身邊。當他聽了大家的討論後,卻對那位清潔女工大加讚許:“她說得很有道理!並不是非要親自動手才算是自己的功勞,隻要結果是因她而得來的,就應該算是她的成績!我們沒有必要在乎具體的過程和實際操作人是誰,重要的是誰在起著關鍵作用。如果沒有她,機器隻能閑置在那裏。所以,我認為她說得很對,值得嘉獎!而且我號召所有的員工都向她學習,因為這是一種做事的方法和態度!成功的企業都提倡‘功勞重於苦勞,結果重於過程’,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如何更節省成本地獲得好結果。”
清潔女工說得很對,老板的話很有道理。在企業裏,功勞就要重於苦勞,結果就要重於過程。結果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獲得結果的方法!
在很多的企業裏,我們經常會聽到“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他是我們單位裏的一頭老黃牛,盡管業績不突出,但一直勤勤懇懇”之類的話。是的,苦勞很容易讓我們感動,勤奮努力也是我們要倡導的。但是,我們更需要的是結果,沒有結果,那麼再好的過程又有什麼用呢?企業並不能靠感情來生存,企業需要的是業績,是結果。在這個時代,那些光知道苦幹、窮忙的人,已越來越難獲得企業管理者的認可。
苦勞和結果永遠不能畫上等號,努力做事的精神可嘉,但最主要的是要把事情做完。對於企業來說,它往往先看員工的結果,如果你能提供出一個好的結果,那麼你就能獲得青睞。勤奮隻是成功的一個原因,甚至隻是人的一種美德,卻肯定不是我們取得成功的關鍵條件。我們鼓勵勤奮,我們更鼓勵智慧地勤奮!
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你再勤奮,再努力,如果不磨刀,那麼隻能是苦幹。對於企業來說,勤奮的員工並不代表他就優秀,勤奮加智慧,才能使一名員工真正地成長。汗水並不一定就意味著成功,不要讓苦勞成為無用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