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把握中層管理者心理,培養中堅力量(5)(2 / 3)

製定明確目標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每一個中層幹部都要有未雨綢繆的準備,因為職場中具體的事情都是時刻變化的,反倒是長遠的趨勢不改。而更重要的是,中層幹部在現時所做的決定,並非是為一時服務的,而是為實現整個職場理想服務的,也就是,每個決定都服務於幾十年的生涯。如果你不站在一個很長遠的角度來做規劃,那麼你可能隻會得到眼前的一點好處,卻離你的職場目標越來越遠。

筆者認識一個年輕人,他很有頭腦,讀研究生時,別的同學在宿舍睡懶覺或打遊戲,他卻跑到外麵去找兼職工作,早出晚歸,月收入5000元以上。後來股票大漲,別的同學隻是嘴上談論的時候,他就把積蓄都投入股票中去,結果到畢業時,別的同學還在四處茫然地找工作,而他已經擁有了幾十萬的資金,開起了自己的公司。

每個身在職場的中層管理者,都得有清晰的追求和目標,並且不為外物所擾地堅定走自己的路。羅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因此要像羅馬人那樣做,把你的目標寫在紙上,並列出一些問題,然後,開始這段旅程。

訪談:上有頭,下有兵,中層領導最夾心

訪問對象:劉先生,37歲,寧波某家電製造企業生產部經理。

問:雖然你擁有了管理者的身份,也算是“官”,但日常工作中又有多少員工真的發自內心會對你畢恭畢敬呢?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時候,為了老板和員工各自的利益,中層管理者經常處於一種“救火”狀態,協助老板獲取利益、解決問題的同時,很多時候又成了員工們心裏的“謾罵對象”;多關照一下員工,為員工辦點實事,又會成為老板眼中的“可疑分子”。老板會疑惑地問:“你到底是站在哪一邊的?”

劉:這種情況是很普遍的。作為中層管理者,我覺得需要認識到自己的工作對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任務並不是讓各方都高興,而是讓各方的力量統一起來,共同為企業的利益服務。有了這樣的使命感,在做各種決策時就有了一個標準,而不會輕易陷入別人的期待中。因此,如果高層領導對工作績效有了不切實際的期望和壓力時,中層管理者應該據理力爭,提出切合實際的計劃。當下屬的成績不好時,中層管理者也要敢於做這個“惡人”,因為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維護企業利益。當企業上下認識到中層管理者所具備的使命感時,就會理解中層管理者的這些舉動。

問:身為中層管理者,還需要麵對同級的壓力。同級的各部門之間往往是有競爭的,而任何一項工作,得不到其他部門的全力配合,都可能沒法順利開展。如何避免同級給自己的工作設置障礙,取得他們的友誼和支持?

劉:學會溝通是中層管理者需要掌握的一門學問。對於中層管理者來說,要取得各方的理解和配合,必須主動溝通。當高層領導沒有看到自己部門的努力而表現出失望和不滿時,中層管理者需要給自己的部門爭取肯定;當高層領導提出一些過高期望時,中層管理者需要和他們及時溝通,告知自己部門麵臨的困難和需要的支持;當員工不夠努力時,中層管理者不能隻是責備,而是需要和他們增進溝通,了解困難,幫助他們,教會他們做事情;對於同級的其他部門,經常給他們提供一些幫助或鼓勵,創造一種良好的氛圍,也會為自己部門的工作鋪好台階。

問:在工作中,管理者是不是要拋開自己的心理偏向,比如手下得力員工的調動,就是一件讓每個管理者頭疼的事情。

劉:是的,因為得力下級就是我們管理者自己很器重和欣賞的,是從心理上得到認可的,他們的性格特點和工作方法自己都了如指掌。更重要的是,在長期的共同工作中,相互已經建立了心理默契和愉快的工作關係,甚至私下的交情也不錯。現在突然要被從你的團隊中調走,的確令人苦惱。但是為了工作的整體需要,那麼此時就需要首先從公司的人事部署、經營策略和本部門的工作方針考慮,明確自己的工作需要;再仔細分析下級的工作能力、性質、耐力和其他的潛質;然後,就是運用自己心理管理能力的時候了,做出自己的選擇,決定取舍。當然,你還必須和你的下級講清楚,說服他們改變自己的心理趨向,這需要誠懇的態度和心理上的溝通,尤其是在私下裏,可以耐心地向他做出更詳細的解釋,就不至於因此而影響相互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