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也會有這樣的思考:溜須拍馬者是不是情感追隨者?他們為領導鞍前馬後,卑躬屈膝,處處表現出維護領導形象的樣子。筆者認為他們是堅決的利益追隨者,他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隻是為了獲得領導者分配的利益,並不是從實際情感出發自覺維護領導者,一旦領導者發生變動,他們又轉投其他領導旗下繼續溜須拍馬。
理想的追隨者
領導者與追隨者懷有共同的目標願景。正是共同的願景目標,讓他們跟隨領導者走到一起,開創事業,任勞任怨,無私付出。
什麼樣的領導者會有理想的追隨者?我們說目光如炬而胸懷理想的領導者,目標堅定,堅韌不拔地向著理想前進,這樣的領導者往往有著強大的人格魅力,總能吸引忠誠的追隨者。強大如史玉柱、馬雲之類,即使在最困難的時期也能保持理想情懷不動搖,追隨者也能看到明天,也能看到自己理想實現的時候。
正視領導者與追隨者的關係
領導者的領導力要靠追隨者來體現,領導者要認識到是追隨者造就了領導人。領導者要正確對待追隨者。追隨者與領導者在身份上是相對的,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他們之間體現的是一種民主、自由、平等的社會關係,追隨者不僅是在追隨領導者,也是在追隨自己的願景,這個願景是兩者之間的心靈契約,組織也是他們之間的紐帶。正是基於這種平等的關係,才能結合成一個有效的整體,領導者不會獨斷專行,漠視追隨者的利益、情感,否則,追隨者終有失望的一天,並最終離棄領導者。
追隨者與領導者存在著互相追隨的關係,追隨者與領導者在權力上是相互製約的。好的領導會培養好的追隨者,他們有共通之處:善於傾聽、合作精神,以及共同對付競爭帶來的問題,領導者的權力來自於追隨者的認可,沒有追隨者的承認,領導者將是有權無威,形同虛設。追隨者也要服從領導者的權威指揮,與其默契合作,否則也是違背自己的意誌。追隨者對領導者的權力製約,主要來自領導者必須依賴追隨者才能執行到位。
如何培養追隨者
在培養追隨者的過程中,領導者起到的是催化劑的作用,他們作為變革的推動者,在一路同行中,開發和培養其追隨者,讓其不斷達到新的高度。
挑選合適的追隨者加以培養,使其成為接班人
領導者的兩項驅動性任務或目標是:確保組織成功和一旦其應該離開的時候,擁有足夠經過培訓和開發的人來接替他的崗位。傑克·韋爾奇說:“花十年的工夫培養一個合格經理的時間不算長。”可見,接班人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十年磨一劍”的過程,必須高瞻遠矚,提前籌劃,做好計劃。
明確接班人的素質要求是首要的任務。德才兼備當然是接班人的重要標準,不過要進行細化明確。萬科王石選接班人的標準有三個:一是這個人一定在公司裏做過相當長的時間,對公司很了解;二是他有某些方麵的專長;三是這個人要有很強的包容性,他可以不懂地產,但必須懂如何帶一個團隊。
多崗位鍛煉。聯想柳傳誌在培養接班人的過程中,總結出了一個“軋鞋墊”的理論。即:你要想當好裁縫,最後可以軋出成套的和國際接軌的好西服,就要從軋鞋墊開始,慢慢再軋襯衫,最後才是做西服。郭為作為聯想的第一個工商管理碩士於1988年加入聯想,在此期間他做了12項不同的工作(崗位)。郭為從1988年到2000年,每年都會換一個新的工作崗位,這即是聯想不斷發展的業務需要,也是在“折騰人”“鍛煉人”的一種方法,從而在賽馬中識別好馬。
言傳身教,授權授責。方太集團茅理翔回顧那段培養兒子的經曆時說:“那時,我也不管他煩,每天都找兒子談話,恨不得把自己的那點料都給他講完了。經常談到晚上11點多。”接班人茅忠群盡管比父親具有很多的現代思維,但他至今都在說:“父親的嘮叨讓我少走了很多彎路,以至於現在我也愛在下班後找員工談話,就是那時養成的習慣。”
領導者應該學會將工作還給員工
領導者主要通過武裝隊伍來實現更大的目標。楚漢相爭,盡管霸王項羽武力天下無敵,但追隨者軟弱,終是不敵劉邦;劉邦個人武力平庸,但追隨者各安其位,文有蕭何、張良,武有韓信。領導者要學會將工作還給員工,隻要掌控方向,把握原則,不要事事插手。讓員工在自己的崗位上自由發揮,才能得到更大的鍛煉,才能表現出獨當一麵的氣質。
筆者跟一個熟識的企業家打招呼,問他忙不忙時,他笑眯眯地對我說:不忙,天天喝喝茶,每天也就在企業各個部門轉轉。筆者很驚訝,他有幾千名員工,應該事情很多啊。他告訴筆者:“企業已經走過十五年曆程,我對我的經理們都非常了解,他們也在合適的崗位上挑起大梁,我很放心他們,從不去幹涉他們的工作,他們負責得很好,我也活得很輕鬆。”